第(1/3)页 吉温的建议,引得了在场几人的关注。 并非是因为他们对这个提议感到震惊,而是他们正在思索着怎样去按照这个思路推进事情。 “王忠嗣当年被养在宫中,诸皇子也未曾去十王宅,当时可是与还未入东宫的忠王,接触良多,您说这些年……” 抛出东宫言论的吉温,看着众人的眼神,最后看向李林甫,缓缓道来:“这些年王忠嗣统兵在外,光是陇右便有七八万之数兵马。您说,东宫那位当真就不动心?就没有想过一些不敢有的念头?” 此言一出。 刘骆谷等人无不审视着吉温。 这几人都是常年构陷朝堂政敌的老手,自然是听得出,吉温这是要将王忠嗣和东宫做成结党营私,拥兵自重,意图不轨的罪名。 古往今来。 所有的在位君王,最担心的不是朝中是否有奸佞,地方是否有封疆大吏。 他们最担心的,反而是那些与他们有着最为亲密的血缘关系的江山继承人。 这些江山未来的继承人,是这些君王亲手册立的,却也是他们最为忌惮的。 朝堂奸佞或许会危害朝堂,祸及江山,但想要夺取朝堂,也只会发生在王朝末年。 封疆大吏举兵造反,也会被无数的勤王忠臣降服。 因为这些人,在这个以礼法和血缘为枢纽的时代里,江山的更替更多的是在一家中发生的。 自商周以来,多少君王。 但又有几家王朝? 君王子嗣天然就拥有着军国的继承权,且最是容易获得朝堂新兴势力们的追随。 不说过往。 便是如今之大唐,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了无数遍。 自太宗时,这样的例子就已经屡见不鲜。 至本朝,因为这样的猜忌,所发生的父子相残之事,亦是早有发生。 吉温见右相与众人都不说话,却是冷笑一声:“只要弄出王忠嗣与东宫私下来往的罪证,无论是王忠嗣,还是东宫,在圣前都落不到好处。届时,圣人也必将更加仰仗右相您……” 李林甫还在审视着。 下方的御史大夫王鉷却也已经开口道:“今岁安西征小勃律,捷报送入长安之时,王忠嗣便有信函入东宫。” 这位执掌天下谏道的御史大夫一言而出,顿时就引得几人侧目相对。 就连吉温也没有想到,自己仅仅只是想到了可以利用王忠嗣和东宫的昔日关系来做文章。但却没有想到,这位御史大夫竟然是一直在暗中监察着东宫的一切往来。 王鉷却好似没事人一样,像是仅仅就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般,淡淡开口:“而自东宫有主,陇右便有数十道私下信函来往,此事下官业已一一记录在案,右相若有用,下官随后便将其送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