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大肥娘们儿-《四合院之雨柱的重生》
第(2/3)页
何雨柱在厨房听见光天的哭喊声,摊上这么一个心狠手辣的老子,能活到长大,光天光福也真是不容易。
一小碗肉,一碗白菜豆腐汤俩窝头,被送到聋老太太家,何雨柱其实知道俩窝头不够吃,这老太太别看岁数大了,但拳头大的馒头,一顿能吃仨。不够吃也凑合着吧!谁家粮食也不多,何况还跟我置气呢!何雨柱颠颠的回家陪妹妹吃饭。
饭后,何雨柱喝着开水对雨水说道:“今晚在哥这睡吧,你那屋里的炕还要两三天。”
雨水趴在桌上写作业,心思却在罐头上~也不知道哥哥那里还有没有,罐头一定很贵吧?从来没见过院里别人家吃过。
何雨柱哪知妹妹心里想法,端着罐头瓶子有一口没一口的喝水~这白开水太也没滋没味了,应该弄点茶叶,不行弄点高碎吧!那个低调不显眼。
~~~
次日上午,何雨柱点着了地炉,经过一宿炕面已经干硬,可以烧炉热炕烘干。
忙完,何雨柱关好门,和李大爷打声招呼,出了四合院。
找了几家供销社,才找到质量不错的炕席。
炕席一般为高亮秸秆皮、芦苇或者竹条,编织成菱形或方条纹状制作而成,炕席的特点是结实,隔凉耐热,但有刺,使用前要把碗倒扣在炕席上,来回的摩擦打掉毛刺,最后用湿毛巾擦净,就可以使用了。
火炕分大小,但都是统一规格,炕席与火炕面积相配,不像后世,因为有了地板革,炕的大小无所谓。
扛着一大一小两张炕席,何雨柱骑车骑得摇摇晃晃,这东西没分量,但是它卷起来太粗,不好拿。
回到家,摸摸炕面,热热的,基本干透没有了潮气,把雨水的小炕席卷好放在一旁,把大炕席铺好,开始擦洗炕席。等潮气散净,把昨晚没舍得盖的新被子,叠好放到炕尾。
看看屋中摆设,方桌太师椅,衣柜大饭桌,饭桌实在太破旧了,不行改天烧火。
把新买的衣服放入擦洗干净的衣柜,何雨柱满意的看看屋子,又去雨水屋里瞅瞅工作进度,随后又离开四合院,径直去了街道办。
这个月的票据还没领,兄妹俩的粮票副食票布票加一起可是不少呢,还有秋菜票和煤球票,今年冬天可是要供应蜂窝煤了,煤球那东西实在难烧,呛人!
何雨柱在供销社排了好长时间,终于买到了秋菜,到家和板车师傅把大白菜搬进地窖,又谈好价钱来到煤厂,终于有了蜂窝煤,又把蜂窝煤搬到后房煤棚。一大圈下来,把何雨柱累的呼呼带喘。
正揉着累惨了的老腰,响起敲门声,何雨柱开门一看,原来是中院郭婶。
郭婶四十多岁,丈夫两年前出了车祸去世。
大儿子接了丈夫班,二儿子最近刚找到工作,在粮管所做搬运工,小儿子还在念书,家里的日子过得很是紧巴,但郭婶这人要强,从没跟院里借过粮食。
以为郭婶是来借粮的,把人让进屋里,见郭婶犹犹豫豫,何雨柱立马猜到这是有事找他。
于是问道:“郭婶有事您说,只要能帮得上的,我傻柱尽量帮。”
没敢把话说的太满,到时候话说大了,事办不了,容易坐蜡。
可能是太紧张,郭婶僵硬的笑笑,说道:
“柱子,婶子也是没办法了,只好求到你这,咱家你建国哥相了个对象,人家女方要五十块钱彩礼,婶子一时钱不凑手,你看你要是宽裕的话,能不能先借婶子,缓几个月就还你。”
明白了,这是怕院里人知道,才找到他,要是跟院里大爷借钱,肯定家家都会知道。
何雨柱借机打开衣柜,问道:“成,放心吧郭婶!我这就给你拿。建国哥对象家里条件应该不错吧?”
数出五张大黑拾递给郭婶,郭婶接过钱说道:
“她爸是粮管所的主任,婶谢谢你!你可帮婶的大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