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船舶气囊上排?下水工艺-《坚守我的海工时代》


    第(2/3)页

    温大伟这番话说的是英文,齐永安一句都没听懂,当他却记得温大伟之前的一句话,那就是听不懂就板着脸,于是齐永安便一脸严肃的端坐在轮椅上,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既视感。

    当然,就算听懂了,齐永安也没法反驳温大伟的话,因为这番话还真就不是忽悠,而是温大伟等一众株江厂人一起摸索出来的解决之道。

    没有船坞也要造船,这是温大伟定下的基调。

    倒不是温大伟不想要船坞,关键是要多大的船坞?

    小了的话,以后造大船就用不上;造大的话,现在接不到订单,只能用小船来维持,浪费不说,大型船坞的造价也是个天文数字,以株江厂如今的小身板儿着实承受不起。

    但造船的事儿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做,怎么办?

    这个时候温大伟提出一个想法,那就是利用气囊来作为船体上水、下水的移动工具。

    这个思路很奇特,不少人不是很能接受,因此争议很大,不说别人,齐永安就是坚定的反对者。

    理由很简单,一条船空载少说也有一百多吨,大的可能上千吨甚至几千吨,气囊那东西万一跟个气球一样炸了,直接把船摔到岸上怎么办?

    所以齐永安的建议是建造专用的机械滑道,用于中小型船舶的上排、下水。

    机械滑道国内的应用不多,但也是有先例的;在国外却是很普遍的船舶建造设备,也是船舶维修和建造必备的工艺之一。

    美国海军的“佩里”级护卫舰便是利用这项工艺实现上排?下水,从而方便建造与维护。

    因此在中小型船舶的修造上很有影响力。

    可问题是,这类设备的投资大不说,后期的维护保养也特别的麻烦,且一般产品的寿命比较短,想要稳定可靠的就必须依赖进口,比如德国和美国的产品就比较经久耐用,问题是这两家的要价贵不说,条件也非常的苛刻。

    比如说禁止他们的产品应用到军用产品的生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