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回到私奔前夜》


    第(3/3)页

    她接过豆浆和包子,“谢谢,你吃了没?”

    “嗯。”

    李拾光一边吃早餐一边道:“哎,其实你真不用陪我,我都一个人去了两趟了,又不是小孩子。”

    徐清泓看着她:“你以为外面很安全?”

    想到那两次受袭事件,李拾光闭嘴。

    这世上总会存在一些丧心病狂的人。

    “随你,不过我先说好,不管我做什么,只许看,不许说,更不能对外人说。”

    徐清泓弯着眼睛唇角抿了抿,还是没忍住它扬起的弧度,“嗯,不对外人说。”

    ——————————

    李拾光早上五点不到起床,下午还要赶回去上课,到了沪市怕还要排队,就赶紧靠在椅背上补眠。

    身边有徐清泓在,她也能睡得安心。

    不然身上放了大笔现金,她不敢睡。

    徐清泓见她靠在椅背上,睡得嘴巴微微张开,怕她睡得不舒服,修长的手臂绕道她脖子后面,轻轻将她头放到自己肩上,一路上一动不动。

    到沪市交易所不到十点,李拾光一路上睡得舒爽,醒来发现自己靠在徐清泓肩上,特别不好意思,老脸难得的红了。

    她运气不错,买的第二张认购证就摇到了两支股票,百分之五十的中奖几率。

    站在股票窗口,她踟蹰了一会儿,咬了咬牙,将手中的两万元认购股票。

    徐清泓就站在她身边看着她如如此大手笔的资金进出,居然能够不为所动,半点不因为眼前的诱惑就心生浮动,他一直很平静。

    仿佛钱对他来说只是数字,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接下来两个月,她基本上每过十天就去一次海市,认购股票上市后立即抛出,再将抛出股票后的资金继续认证新股。

    如此滚动操作,让她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赚到了四十万。

    四十万!

    这时候的四十万可不是后世的四十万,在这个平均月工资才一百多块左右,人们对刚冒出一批走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万元户羡慕嫉妒的年代,四十万元与二十多年后的购买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李拾光早已将从李妈妈那里动用的三万六千元钱放回到原处。

    由于学习和距离的原因,她无法像其他股民一样,每天守在海交所,只能十天去一次,也没有其它渠道了解股市行情,涨跌只能凭运气。

    四十万全抛出后,她也不敢全部投入买进,预留了十万放在家里防止意外,其余三十万全部扔进去,之后不论涨跌都不再管它。

    因为她知道,这时候的股票只有二十四只,加上发行认购证之前的老八股和深市市场的六只股票,总共也才五十四只股票。

    而这五十四只股票中,平均市盈率最高达到六十四倍,最低也有二十一倍。

    作者有话要说:  以上关于九十年代股市的内容查找了很多资料,资金数额也是参考了当时买股票的人投入的资金和收益。

    本章继续两百个红包雨随机掉落~mua~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