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火的艺术-《百工匠心》


    第(3/3)页

    现在终于深刻体会为什么瓷器能成为炎黄子孙在世界的代名词,就连老外都被这门艺术深深震撼,美是一种感觉,发自内心,不用任何语言就能传达,这才是经典。

    鲁善工突然有种明悟,就算是残器也有他们的价值,也曾经辉煌过,比如上次三件乾隆官窑,说不定某天摆在御书房,曾经被九五之尊拿起,把玩欣赏过,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也算实现它们的价值。

    很快到开窑时间,所有人聚在一起,唐明给风火仙师上香,祈求成功。然后大声道:“停火,歇窑!”

    又是足足十几个小时,直到窑完全冷却后,众人才进窑搬出一摞摞的匣钵,取出一件件烧好的瓷器。

    唐明亲自拿起一个龙纹葫芦瓶,仔细查看笑道:“嗯,还不错,发色正,釉色白,这次不亏!”

    鲁善工看着徒弟们轻车熟路把窑里开出来的瓷器,按品种、规格、质量好坏来分类检查和挑选。一般分为上色、二色、三色、脚货四个等级,鉴定产品质量。

    对需要釉上彩绘的瓷器,就要按规定该配对的配对,该配套的配套。

    还有几个人抬着水泥进窑,柴窑烧过多次,难免会有损伤,窑柴后堂或烟囱会有裂痕,需要进行修补。

    唐明又拿起几件瓷器,用手指轻轻弹击边缘,发出清脆悦耳之声。

    下等货胎厚,弹之发出咯咯带硬之声;中等货,弹之发出咚咚之声;上等弹之则发出卟卟的脆声。

    “老唐,我们千里迢迢来而来,不让后辈见识一下你半刀泥的手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