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家贼难防-《百工匠心》


    第(2/3)页

    “1945年是故宫文物流散的关键时刻,大量文物曾在街头以麻袋论价,珍品多,价格便宜,被古玩界称为东北货。”

    “当时一些投机商低价买入,然后卖给琉璃厂,成为暴发户。”耿宝昌回忆道:“我还记得当年亲眼见过的一件事,1963年4月,一个年轻人来到荣宝斋,用粗布包裹送来一堆破烂。”

    “经专家拼接后,竟然明四家赵孟頫等人的国宝真迹37件,有些残片与故宫所藏残品正好吻合!”

    “一年后又是这位青年,再次送来一堆破烂。经过整理,拼凑书画残卷20余幅,每件国宝重器。可惜年轻人没有留下姓名和地址,当荣宝斋赴东三省准备重金酬谢时,未能找到此人。”

    “民国爱国收藏家也为故宫出力不少,毕生心血无偿捐助,故宫有两大恩人,一是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捐赠上百张宋元书画。还有就是宣德大王孙瀛洲,上千件精品全部交给国家,真乃高风亮节之风骨。”

    说完指了指东边宫殿,笑道:“故宫在景仁宫特设景仁榜,历年来向故宫无偿捐献文物的人皆榜上有名。截至目前,捐献者向故宫捐献的文物已超过24万件,上榜者都能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鲁善工点点头,其实他也听过不少文物回流的消息,从近几年的拍卖市场看,故宫出手虽然不多,但每次都是大手笔。

    1995年以1800万收购张先《十咏图》;1996年400多万收购石涛《高呼与可图》;1997年600多万收购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最近的在2003年8  月,以2200万元从佳德买下隋人书《出师颂》。最可惜的是前几年年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因2300万的高价,故宫未敢买下,最后流落美国。

    三人边走边聊,耿宝昌继续道:“就唐、五代、两宋书画而言,宝岛故宫在数量上较京城故宫要多,但咱们的元代绘画的收藏量和完善品质堪称世界之冠。”

    “那边主要接收的是清宫旧藏历代书画,比如18世纪的扬州八怪、京江画派、四王四僧等许多流派,如今已是国之重宝。”

    “可惜的是瓷器收藏,宝岛故宫有25248件清宫旧藏瓷器,宋代五大名窑及明官窑均占优势,特别是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绝大多数都在那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