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百工匠心》
第(3/3)页
“徽州自古出宝贝!”纪华诚笑道:“不只是墨,还有砚台。黄山山脉与天目山之间的歙州,砚石以龙尾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
他发现鲁善工好像对歙砚很有兴趣,介绍道:“花纹十分突出,分为鱼子纹、罗纹、金晕纹、眉纹、刷丝纹等类型。由于其矿物粒度细,微粒石英分布均匀,故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
“苏东坡曰: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
“米芾道: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
说着递给鲁善工两方砚台,一手拿一个,比较道:“试试手头,感受分量,掂之沉感愈重愈好,说明质地致密坚实,密度大,自然可取。两块如同是婺源龙尾,但老坑明显比新坑沉许多。”
“特别是这块,乃早年高价收藏的极品老矿,你用力哈口气试试!”
鲁善工拿起右手明显更压手的砚台,凑到嘴边,用力哈口气,吃惊道:“哈气成雾!”
纪华诚哈哈大笑道:“好的砚面质地细腻,如孩儿面,似美人肤,呵气盈珠,毫不夸张。”
“纹理精细,表面平滑,易于磨墨,磨出来的墨均匀细腻。既发墨,又不损亳。若表面不平,上砚有声,墨必粗劣不匀,且损笔锋,不堪大用。”
鲁善工点点头,仔细观察手里的砚台,看似青黑可蕴含淡淡金光,团团奕奕,如晚霞中的金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
金晕大小了然不定,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朦胧美,乃玉带金晕,难得一见之精品。
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耍秦人十五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