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无耻-《百工匠心》
第(2/3)页
回到善工堂,满载而归,狂刷紫砂经验成功,特别是顾景舟,让手艺更上一层楼。
其实瓷器跟紫砂同根同源,都是泥和火的艺术,很多工艺流程大同小异,从练泥开始,到拉坯利坯,甚至刻花烧窑,无非是紫砂很少上釉,其他的都很相似。
有瓷器经验在先,又吸收名家大师手艺,让鲁善工的紫砂水平水涨船高,再次拿起陈鸣远的莲子壶,金手指果然开启,脑中闪过各种信息,确定自己对金手指的分析猜测。
接下来的两天研究练习紫砂手艺,高价买来上等宜兴老坑陈腐泥料,对于紫砂来说,陈腐是决定作品优劣的最关键一步。
有点像德化瓷的象牙白,泥料经过养土、困料、困尼、储泥、翻晒、粉碎、风化、研磨、过筛、和水拌匀的后,制作成适当尺寸的泥块,放在阴暗潮湿的地窖,以此改善的性能。
泥料的黏土颗粒在充分水化的状态下,发生进一步的氧化还原反应,充分分解泥料,促进泥料的充分破裂,使泥料松散而均匀,钝化颗粒的棱角。因此在烧成后,相对容易泡养,呈现出温润的效果。
陈腐越久,越有利于消除矿料在深埋地下时所形成的机械应力和结构应力,大大减少开裂情况,所以陈腐越久效果越好。
行话讲:泥越老,包浆越快!
用好茶养出来的壶,一年顶三年!
鲁善工闭门不出,全神贯注练习紫砂手艺,新的挑战让他干劲十足,手艺对自己来说,比金钱更有吸引力。
突然接到杨兰杰的电话,神神秘秘让他尽快去英古斋见面,说有好事。鲁善工心头一动,难道是……
刚见到杨兰杰,就被拉进内堂,关上门,拿出箱子,打开鲁善工眼前一亮,吃惊道:“这是……”
“万柳堂!”
箱子里放着二十多张扇面,杨兰杰得意道:“这就是咱们第一次的收成,万柳堂,二十八张,明清名家精品扇面!”
鲁善工拿起最上面一张,脑中闪过种种记忆,吴昌硕的枯树寒江图,好奇问道:“小鬼子居然舍得扇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