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CERN的最新实验结果即将公布!-《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第(2/3)页

    威滕教授闻言更觉得惊讶:“六千万元?相当于差不多一千万美元?”

    哪怕普林斯顿大学财大气粗,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对重点研究项目也不遗余力地支持,但一般来说普通研究项目的经费也就一百万美元左右,能拿几百万美元经费的大项目都得审核一两年,像眼前这个“以数学理论推动m理论与粒子物理的深化研究”课题从提出到经费下拨才过了两三周的审批效率,在米国是不可想像的,更别说足足有一千万美元的经费了。

    其实对于一个纯理论的数学物理纵向课题,能获得上级科技主管部门下拨六千万的科研资金,在夏国内也是破天荒般的第一次,要知道绝大多数纵向的理论科研课题能拿到三百万已极为罕见了,主流不过是从二十万到一百万之间。

    这也是因为“青柠数学研究实验室”已是国内最顶级的数学研究机构,毕竟同时汇集了三名菲奖者得主、两名诺奖得主的实力,足以横扫天下,国家在粒子物理方面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有这样的赶超机会哪会错过?

    而且“粒子物理”怎么也离不开了实验,这需要威滕教授和秦克联合动用人脉,借用欧洲方面的设备了。六千万的经费显然也是考虑了这方面的花销。

    在宴会快结束时,威滕教授看了下手表上的时间,喃喃自语般说了一句:“似乎应该差不多结束了……明天应该就能知道答案了吧?”

    ……

    是的,就在清木大学正在为威滕教授和秦克、宁青筠进行“接风洗尘”之时,在遥远的欧洲,瑞士日内瓦西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正处于紧张的忙碌之中。

    整个cern所在的小镇早已高度戒严,cern的总部里更是处于紧张略带焦虑的状态,因为最新一次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正在进行中,从凌晨开始,直到此时,累计的实验时长已超过了20个小时,所有与实验相关的人员更是全程没合过一下眼。

    本次的实验为就是对w玻色子在内的几种粒子进行精确质量测量、更进一步了解其特性,为此cern对大型强子对撞机及传感器系统专门了近一年的升级,尽可能地在精度上取得新的突破。

    这次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世界各国无数的记者都赶来了采访,夏国自然也不例外。

    因为上个月里某些不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故意以讹传讹,混淆视听,让民众以为cern否定了秦克宁青筠的那篇《杨-米尔斯方程的质量间隙问题证明及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数学化解释》论文。

    后来cern站出来正式发表声明,表示绝无此事,这只是个别学者的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的立场,cern向来很尊敬和佩服秦克院士、宁青筠院士在数学及物理方面的造诣,这篇论文对cern而言很有参考价值云云。

    但先入为主的印象已生成,不少媒体认为cern言不由衷,又有人鼓吹说cern为了推翻那篇论文的结论,会专门在二月中旬进行一次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

    这在内行人眼里自然是幼稚可笑的造谣,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造价超过百亿美元,每次实验计划花费同样是天文数字,往往会提前一年甚至几年进行准备,怎么可能会为了否定或证明某篇论文而进行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

    无奈民众就是喜欢这样有矛盾有剧情有冲突的“故事”,使得这次按三年前计划进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备受关注,申请来进行采访的各国媒体记者不计其数,哪怕是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一旦失败爆炸会产生严重核辐射的传言也没吓退他们。

    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cern不得不临时在某个大酒店举办记者招待会,将所有想采访的记者都集中起来,并由专门的发言人随时报告实验进度、回应记者们层出不穷的询问。

    此时发言人奈杰尔埃里森教授正耐着性子向记者们解释道:“是的,我们的实验原理和以前一样,都是两束高能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总长27公里地下环形隧道中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飞行,最后在检测器中心点碰撞,并通过15亿个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我们并没有针对秦院士宁院士的论文进行过任何的实验细节变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