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拒绝联手-《愿与昭昭共白头》
第(1/3)页
安戎冉和彭垚此刻已经出了函谷关,在离关外二十余里的地方停留下来,他带着的是自己的人,约摸五十几人,身后有一万兵马,是从梓州襄平两处抽调而来,先一步在此安营扎寨,驻守御防,希望能挡住来势汹汹的西夏人。
至于朝廷那边,在得到确切的消息时他和李云朝先后传信回去,只希望信能早点到,朝廷的援兵能早一些到来。
否则,光靠安阳两万守卫,还有临时凑起来的这些散兵游勇,如何抵挡的了西夏这十万人马。
安营扎寨之后,彭垚先率一千人马朝西北探去。
这队兵马他二人都是第一次带,需要磨合,虽然有斥候,但是用的极不趁手,大部分消息都是铖一手底下那个风陵传回来的。
半天前风陵传了一次消息过来,西夏的兵马已经过马六峡,离函谷关还有一百多里,不出意外,明天下午就到了。
安戎冉是打算先发制人,趁着他们赶路,人困马乏,主动出击。能削弱多少是多少,剩下的人继续做防御工作尽量将人拖住。
但是一万人对上十万人,若是硬打无异于以卵击石。
所以,他需要知道确切的动向。
只可惜半天前传来消息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
坐以待毙总不是办法。
大军早早的埋锅做饭,准备妥当,只等他一声令下就开拔。
安戎冉呆在帐篷里头,木板子临时搭起的案子上摊着一张羊皮画卷,上面是简易的安西地貌图。
他目光落在函谷关和马六峡之间,他所处的这里是西夏前往大蜀的要道,左方是浮罗山,右方是临夏,背靠函谷关。他之所以选择在这个位置驻扎,是因为他去了浮罗山一趟,找了钟广汉。但是钟广汉认为驻守安阳是自己的事情,他这是越俎代庖,拒绝与他联手。
他不知道钟广汉有什么计划,只是隐隐的觉得钟广汉对他有一种排斥和敌意,跟初次见面的不愉快没有关系,身为边防大将,安戎冉不觉得他如此小肚鸡肠。可正因为如此,他才想不通,这敌意来自何处。
在此之前,他们二人一人驻守安阳,一人驻守安西道,井水不犯河水,从未有过交集。
只不过眼下形势严峻,他没有功夫多想,只想在浮罗山和临夏之间的两指桠这里拖住西夏人,尽力拖到朝廷的援军赶来。
否则,一旦让西夏人破了函谷关或者临夏,那安阳城就岌岌可危,一旦安阳城破,西夏人定会包抄浮罗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