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通讯兵-《1510我的环球航行》
第26章 通讯兵
返回城关镇的路上,佛朗自己一边驾车赶牲口,一边抱着他心爱的地球仪,不断着回味我说的话,若有所思的样子。
而我,同样也在思考,思考平倭团的前途命运。目前我们一百多人暂时在城关镇落脚,钱粮充足。但要想达到“内护黎民、外御倭乱”的目的,光是我们这三条船百多人是远远不够的。漳州一带眼见村镇凋敝,百姓逃避,手工业毁坏殆尽,不要说造船铸炮,就是长久维持也困难。必须要寻找一个出路。
在途中休息时候,我们掏出赵文成临来时为我们准备的烙饼熏鱼充饥,就着野外的山泉下饭。这佛朗啃着大饼,倒也津津有味。看着佛朗,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问道:“佛朗先生,你说要准备去广州坐船,可知广州那里情况怎么样?”
佛朗回答:“据我所知,目前倭寇尚未进入广东,广州是明朝最大的通商口岸,颇为繁华,往来船只众多,各国交往频繁,在那里我又不少朋友,可以找到去南洋、西洋的海船。我原本想从那里坐船回天方,再走陆路或是水路回欧洲的。”
我回想到当时历史,正德年间朝廷在广州设有市舶司,也就是海关,专管各国海上贸易,但后来为防备海商与倭寇勾结,执行了严厉的禁海政策,甚至要求是“片板不得下海”,直接关闭了明朝对外交流的大门。这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愚蠢的政策,壮大了敌人,削弱了自己,反而引起了更加猖獗的倭乱。但广州市舶司关闭的具体时间我已经记不清楚,或许这时尚未闭关。如果现在还允许海上贸易,那么对我们来说或许是一个机会,至少可以购置到我们需要的东西,招募到合适的人。
快到城关镇的时候,已经日近黄昏,远远听到海面上传来隆隆炮声,而且那声音不曾熟悉,完全不似那十式舰炮的巨响。我知道,这一定是老吕在组织试炮,因为当时的倭寇没有火炮,连火铳、火枪等火器也还需要二十年的时间到1530年左右才能装备。
穿越就是有这个好处,可以把对手的路数摸得一清二楚。
转过了一个山头,果然看到“荡倭号”和“驱倭号”在海湾里一前一后行进,偶尔一阵白烟腾起,继而传来隆隆炮声。从远处看,吕伯延他们一定是在这两船上装上了李志雄送来的自铸火炮。事后,我看到是两舷各装两门,再在船头装上一门,对于这个配置我还是认可的。
来到堤坝上,老吕和李长昊迎了上来,他们和佛朗原本认识,拱手笑道:“哎呀,老佛出山了,欢迎欢迎”。
趁着大家在相互寒暄,收拾东西,我跑到舱里,写画了几张纸。现在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因为和大家知识的差异太过悬殊,我的许多想法必须要从头做起。
下一步,我计划带领“平倭号”跑一趟广州,但此去预计需要一周左右,用这段时间,我得让我们这个只有三艘船的小舰队战斗力再进一步。
晚饭后,我又召集了军事委员会会议,经大家一致认可,吸纳佛朗加入了委员会,担任技术长,负责兵器制备和战船装备。同时在会上,我宣布我计划带领“平倭号”赴广州,一则查看港口通商情况,二则采买物资。吴子谦、佛朗、李长昊、陈彦和赵文成和我前去,其他干部继续操练阵法。
会后,我额外让赵文成把他从“成德书院”带来的五名学员找来,在炮舱里竖了一块板子,贴上了刚才我写画那几张纸。
大家围坐一圈,我开始指着板子上的纸,一个一个的教:“a、o、e”。是的,从小学最基础的学起,就是汉语拼音字母。
近现代化海军既要靠船坚炮利,也要靠耳聪目明,于是海上通讯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依靠我们古人原有的战鼓鸣金,能够传递的信息太单一。因此,只有靠字母和数字组合,才能完成向旗语、灯语、甚至电码电报的进化,从而支持复杂的信息传递。
而我,就是要从最最基础的拼音字母开始,加快海军技术进步,培养近现代化海军的通讯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