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准备西征-《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


    第(3/3)页

    群臣建议李重俊,任命在唐中宗时期被册封为右骁骑大将军、昆陵都护,兴昔亡可汗的阿史那献为招慰十姓使、碛西节度使,来与默啜争夺突厥人口。

    阿史那为突厥统治家族的姓氏,意为高贵的狼,也具有蓝色之意,阿史那部因此也被称为蓝突厥!

    阿史那氏,因此是突厥的王族!

    因此,朝廷任命阿史那献为可汗,再把他派回西域去。

    只要阿史那献振臂一呼!必定会有不少突厥人响应,从而脱了后突厥汗国。

    后突厥为什么能够复国,并得到突厥各部落的支持,还不是因为后突厥可汗也姓阿史那。

    换成其他姓氏,各部落都未必会理会他们。

    说起默啜,阿史那献就要比他尊贵一些,毕竟,阿史那献可是正儿八经的西突厥可汗后裔。

    是西突厥汗国建立者,室点密可汗七世孙。

    就地位而言,不是默啜这个东突厥远亲可以比的。

    对于能够削弱后突厥汗国的实力,李重俊自然不会反对,这样反而对消灭后突厥有利。

    于是,李重俊下诏,任命右骁骑大将军、昆陵都护,统辖五咄陆,镇守庭州的兴昔亡可汗阿史那献,为招慰十姓使、碛西节度使等职。

    李重俊还给阿史那献密信,让他尽量拉拢突厥各部反抗默啜统治,投入大唐的怀抱。

    阿史那献得到李重俊诏书之后,便开始招降突厥各部。

    首先,忍受不了默啜暴政的葛逻禄等部首领,一起归降大唐。

    有了葛逻禄带头,不久之后,又有不少部族,也纷纷效仿,选择就近的地方,向大唐归降。

    默啜得知后大怒,扬言要出兵消灭这些叛乱的部族。

    而此时,朔方大总管解琬,也做好出兵的准备,一旦默啜出兵南下,他便会立刻发兵进攻。

    联合周围其他各部落,定要叫默啜有来无回。

    默啜见无法南侵,只好把目光放在西边。

    经过一番考虑,默啜决定向西扩张,为了防止西征的时候,大唐出兵朝他老窝,便再次遣使向大唐称臣。

    并将儿子杨我支到长安为质,以表示他臣服之心。

    大唐接受了默啜的归降,并授予杨我支右骁卫员外大将军官衔。

    后突厥汗国和大唐,以此保持和平,默啜还遣使向大唐进贡。

    同时,默啜紧急召集大军,做好了西征的准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