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请君暂上凌烟阁-《签到大唐:开局造反当皇帝》


    第(3/3)页

    李宗晖将在凌烟阁发生的事,告诉吕向,询问吕向,他爹李重俊到底是什么意思?

    吕向听了,也陷入沉思,他也觉得李重俊这么做,肯定是有什么深意。

    眼下,边关正在与外敌交战,皇帝又突然带太子去了凌烟阁,并说起了二十四功臣来。

    还做出了这样的诗句,要说没有什么深意,打死他都不会相信。

    那皇帝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或许跟这此边关战事有关。

    “殿下,臣以为圣上话里的意思,必定跟此次边关战事有关!”

    吕向猜测道。

    “哦!为何这么说,侍读是否已经参透了诗中含义?”

    李宗晖顿时来了兴趣。

    “殿下,圣上头两句的诗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不正是说这次于突厥一战,收复被突厥占据的北方之地!”

    吕向给李宗晖解释诗句的意思。

    将这两句诗,解读为大唐出兵讨伐突厥,收复被占之地,以及降服依附突厥的各部落。

    这些加起来,不就代表了辽阔的大唐疆域,收取不就是收复的意思。

    “妙!听侍读你这么一说,我顿时茅塞顿开,那后面两句呢?”

    李宗晖急忙问道。

    “后面两句,是让殿下不要忘了战死沙场的将士,他们都是为了大唐而战死的英烈!”

    “圣上是希望殿下,能够像记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样,记住那些英烈。”

    “不仅如此,还要让世人记住,没有他们的存在,才能永保太平,大唐今日之繁华,皆是将士们浴血杀敌而来。”

    吕向说道。

    “原来如此,父皇果然高瞻远瞩,令我佩服!”

    李宗晖感慨道。

    李宗晖和吕向二人,就此话题,进行了一轮深刻的讨论。

    应该怎么才能让世人铭记,这些为大唐捐躯的英烈。

    吕向主张,由太子李宗晖带头,向皇帝上奏,给战死沙场,为大唐捐躯的英烈,树碑立传,流芳百世!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让世人记住英烈的光辉事迹!

    于是,李宗晖便上奏,给战死沙场的将士树碑立传,吕向等人也在上面签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