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圣上,臣有本启奏!” 等李重俊下完诏令,宋璟站了出来。 “宋爱卿所奏何事?” 李重俊问道。 “臣请奏恢复贞观对仗奏事之制!” 宋璟所上奏的恢复贞观时的一项制度,是指在贞观朝时规定:中书、门下及三品官要奏的事,必须要有谏官与史官跟随。 要是上奏的事情有什么失误,谏官可以当面指正;不论好坏,史官都必须记录下来。 主管官员都要在正式上朝时间内奏事,御史弹劾百官,要服獬豸冠,面向仪仗读弹文。 这样,大臣就不可能独自跟皇帝说悄悄话打小报告,小人也不可能暗中进谗言。 后来许敬宗、李义府执政,办事不敢公开,奏事要等到撤仗以后,在御座前背着人秘密启奏。 监奏御史和待制官只能远远站着等他讲完,谏官和御史只能随仗出入,撤仗后的奏事都不知道他说了什么。 武后靠严刑控制臣下,允许谏官、御史捕风捉影地论事,自御史大夫至监察御史互相攻击,用奸诈手段陷害对方,这样一来就使公开性的对仗奏事制度全遭破坏。 为了杜绝有人再继续偷偷打小报告,在背后诬陷他人,宋璟决定恢复贞观之政。 “你是说恢复太宗朝时期的对仗奏事制度?” 李重俊问道。 “是,武后应用酷吏来压迫臣下,以至于朝政紊乱,小人捕风捉影,导致不少正直官员遭到陷害,唯有恢复贞观之制,才能换朝堂朗朗乾坤!” 宋璟说道。 这样做,等于杜绝小人私自上奏折的机会,不管以后有什么想说的,都不用避开大家。 大家聚集在一起,把你想说的话题,要弹劾的人何事,在朝会上,当着大家的面,将它讲出来。 只有这样做,才能做到公正,正直的大臣不用担心被诬告陷害而无处申冤。 只要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就等于给了被陷害之人辩解的机会,给了他们一个申辩的机会。 将会减少许多冤假错案,有了这个制度以后,除非铁证如山,否则,谁诬陷他人都死定了! 对于这项制度,李重俊也是知道的,而且也确实有用。 对此,李重俊很是赞同宋璟的提议,便决定不再询问其他人,直接拍板决定了! 于是,李重俊当着大家的面,宣布:“从今天开始,只要不是非要密奏的事情,凡是奏事皆令对仗奏闻,史官自依故事。” 从这一刻起,正式恢复了贞观朝的这一项制度。 “圣上圣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