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看到林家人,年轻的邮递员拦住他们。 “老乡,有你家的信。” 说着,从自行车的绿色装信包里拿出一封信。 林禄一脸懵地接过。 一看信封,上面写着:“交林棠收,安平县红星公社双山大队第一生产队”。 是他闺女的信啊! 林禄签好字,谢过邮递员同志,把信塞进怀里。 和李秀丽一起,带着三个儿子、两个儿媳儿回家去了。 路上。 李秀丽好奇问道:“哪儿寄来的信?” 林禄:“省城来的。” 说起来,上次闺女收到的那封信,好像没再听她提起过。 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 “省城?”李秀丽很诧异,“棠棠咋跟省城有联系了?” 林家没有人在省城,咋会有省城来的信? 林禄也不知道,摇了摇头,“不知道,回去问问棠棠就知道了。” 一家人风风火火地往家走。 林禄和李秀丽担心家里的孙子孙女闹腾。 林青山三兄弟心里惦记着家里的自行车。 中午的时候,就想上手摸摸。 可自行车跟妹妹相比,那必然是比不上妹妹重要的。 睡了一觉,又完成了一天的任务,当然心心念念起了自行车来。 不说学着骑一圈,就是摸摸车咕噜,他们也满足了。 一伙人还没到家里,先瞧见了正在晒谷场不远处玩闹的一群小娃娃。 见小孩儿玩儿得正疯呢,李秀丽只叮嘱狗蛋注意安全,就没再管了。 村里的孩子都皮实,也都知道哪里能去、哪里不能去。 大人管的不多。 林家人回到家,林棠刚鼓弄好家里打药的木箱。 李秀丽推门看见,连忙小跑过去,紧张道:“棠棠,你碰这个干啥?赶紧洗手去。” 药箱里要是有残余的药劲可咋整。 这药可能毒死人啊! 林棠无奈,“娘,没事的,我都用水冲了。” 要是她没记错的话,这打药的药箱自她爹做好后,娘嫌太重,家里只用了几次。 药效早就挥发了。 李秀丽没听,固执地拉着林棠去洗了手。 “……那也不行,赶紧洗,用香皂洗两遍。” 前两年有个老头为了增产,去地里打药的时候,不知咋的人没了。 从那以后,家里人不管是谁打药,她都不嫌烦地反复叮嘱。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