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伊洛瓦底江-《1640四海扬帆》


    第(2/3)页

    英国人自去做生意,潘浩暂时留在船上。

    孙可望占据云南后,在1649年和1650年向缅甸境内土司征税,缅王迅速反应,派军迎战明军。缅甸在孟茆地区击退明军,攻入云南后,在孟林(缅甸称呼,即普洱市孟连县)被明军击退,双方以小规模战事探明底限,此后保持了克制。

    永历皇帝入缅,缅军解除明军武装后,放其入境。永历带的大臣到这个时候了还以缅甸宗主自居。

    缅人则表示只认识沐天波,包括明朝宗室诸王在内的其他人都是什么东东?

    沐天波在缅甸人的观念里是芒市土司(sawbwamongsi),大约是沐天波名字的音译。

    应该说缅甸人开始对永历一行人的待遇还可以,永历随行文武官员军队士兵近2000人,算上家属就更多了,粮米布匹供应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永历分两波南下,皇帝走伊洛瓦底江水路,有600多人,住在阿瓦城河对岸的竹城中,另一路900多人走陆路南下,缅甸人把走陆路抵达阿瓦的士兵和家属打乱,安插进村子,一户缅人家住一华人,士卒立时妻离子散,家产荡尽。

    白华无法与皇帝建立联系,便通过英国人出面,买下3艘江船,将这批流落在缅的明军士兵和家属一人一人赎出,缅甸人巴不得将这些明军送走,消除不安定因素。

    缅甸也有很多华人定居,有些人在缅甸政府中服务,以翻译为主。通过这次赎人,白华与翻译建立了联系。

    从翻译那里,白华得到永历皇帝的一些近况。

    缅王平达格里未接见永历,这是在给皇帝面子。

    沐天波白衣椎髻跣足以缅甸臣礼拜见缅王,明朝流亡大臣实际已接受了缅甸臣属的身份,只有几个文臣依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视缅甸为臣。

    永历是缅王手中一张很重要的政治牌,白华借英国人的名义进入阿瓦,他不可能从缅军包围中把皇帝接出来,只能尽力先解救难民。

    竹城外有集市,流亡官员用最后一点财产向缅甸人采购食品、酒和其他日用品。

    酒相当受欢迎,人生末路,欢度一日是一日,有些大臣随行带有戏子,比如广东名伶黎应祥,竹城内每日张灯高饮,彻夜歌号,赌博嬉戏。

    通事叹气道:“皇帝砸碎黄金玉玺,交马吉祥分给诸官,我看他们真的快没钱了。”

    白华拱手道:“请先生向内通传一声,朝廷诸官若卖女,我全要了。”

    通事狐疑地看了白华一眼,“老爷买那些女人干嘛?贩卖进南洋的妓寮?”

    “决不是,女奴我有的是。都是流落在异乡的可怜人,我带他们回国。”

    由缅甸通事搭线,白华与潘浩等人泛舟渡过伊洛瓦底江,来到竹城外。

    缅甸军队看守的集市内,一些明朝大臣短衣跣足,与缅妇席地而座,嬉笑打闹。缅甸士兵在一旁也不时放声大笑。

    潘浩咬着牙,低声道:“嬉戏无度,亡国之臣。”

    白华咳嗽一声,提醒潘浩,“非常之地,潘兄慎言。”

    通事进了竹城,白华等在市场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