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人还越说越来劲,按照医院的规矩,怎么可以议论病人呢?可是这两个医生就这样议论了,而且越说情绪越高涨。 这还不是流氓医生吗? 然后有人说,病人的将来很重要。说到这一句时,小女孩睁开眼睛要看看两个医生是谁,结果看到的是穿着防护服,带着口罩的医生,看不清面貌。 结果长大了,就成了张柏芝,张柏芝演那个小女孩,她说就因为碰到了这两个医生,她才选择当医生的。 尽管故事是胡编乱造,也有不符合现实的情形,可是看了让人感动的。 一点不经意的爱心,一句小小的话语,就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 所以论坛里来了小孩,那么就要对人家尽责。 小孩还是以功课为主,那么就在武侠情节里加上功课的内容,让他们做功课起来,会感觉自己不孤单。 现在也发现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我接触了编程,就发现编程就跟理科一样,要去多做,公式用熟了就会用了。 那么很多时候,人家功课不好,不见得是因为笨,更多恐怕还是环境或者是情绪因素。 小时候我自己就是不喜欢就不喜欢,看也不要看,就是这样的。 还记得有一堂写作课,我在里面认识了一个小女孩,我问她你来想学什么呀?她说不是她要来,是被妈妈逼着来的。她说她的作文不好,我和她说话聊天下来,发现她词汇量丰富,不像是作文不好的样子。 中小学作文中词汇还是很讲究的,然后她不喜欢功课,她妈妈就在骂她,我都在旁边劝,不要去骂她。 我也知道搁在外人身上那是可以劝的,如果是搁在自己身上,看到自己的小孩是这等摸样,是会火腾腾腾地往上窜的。 那就是恨铁不成钢。 小孩是不知道学来干什么的,然后还被逼,自然情绪不会好。那时候是需要放松,需要释放,需要了解知识的作用。 而家长骂人是因为自己也讲不清楚,不然可以用一两句话讲清楚的,何必骂人呢? 所以我可以在武侠小说里嵌入知识点的,尽量多嵌入一点,这样可以帮着加深印象,方便小孩的学业。 如果在自己喜欢的事物里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东西,那会有亲切感的,还会觉得自己不是孤单的,是有人支持着自己的,这种感觉可以帮着自己战胜困难的。 我当初看武侠,尤其是梁羽生的小说,里面的诗词歌赋,让我的文章越写越好,而且怎么写分数都不会低的时候,这种不孤单,有支持的感觉是很明显的。 所以现在我要传播下去。 那时候我在书评里说,华山玉女峰的坡度是可以查出来的,然后那天是什么风向,大致地也可以计算出来的,郑洪台的体重在多少范围内,也可以预估的,那么滚下来的加速度是多少,大可以出一道应用题,让大家去做的。 而且有意思的是,加速度应该是郑洪台的下滚,可是书里写的是岳鸣珂说话时中气充足,然后明明在山腰里,一会儿就到了山顶,同时脸不红,气不喘,看着加速度应该是在郑洪台的身上,可是不知怎么的,转移到了岳鸣珂身上,他上来的速度成了加速度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