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玻璃制品-《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第(2/3)页

    “这炉子不用烧煤,也不用烧木柴和木炭,烧的是什么?”朱慈烺好奇的问道。

    赵鹏回道:“这炉子烧的是炼焦厂炼焦的时候产生的一种气体,泰西欧罗巴人称之为瓦斯,咱们叫它煤气,这种气体拿来烧炉子,温度可以轻松达到熔化钢铁的温度。”

    炼焦厂就是为了钢铁厂服务的,练出的焦炭可以用来炼钢。而炼焦的时候,炉子内会产生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这些气体被赵鹏下令收集起来,用来提供给玻璃厂炼制玻璃所用。因为烧制玻璃的炉子需要一千五百度以上的高温,无论是木炭还是焦炭,都要专门的高炉才能达到这样的温度,    而焦炭是用来炼钢铁的,    炼焦产生的“废气”就刚好用来炼制玻璃。

    由于炉子和外面隔热,因此炉内的温度非常高,炉子的温度高到可以把钢熔化的地步。

    炉膛上方的l炉胆内的原料在高温作用下,逐渐变成了红色的液体,液体流入槽内,一名学徒在王欣的指挥下,不断的对灼热的熔液进行搅拌。

    其实欧洲人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造出平洁内无气泡的玻璃,只有威尼斯的玻璃工匠才能做得到这样,当年的欧洲人都以为威尼斯工匠一定掌握了什么机密,所以造出的玻璃内中没有气泡。后来商业间谍费了很大的劲,才窃取到威尼斯玻璃匠的秘密,最后拿到秘密的欧洲人哑然失笑,原来秘密就是两个字:搅拌。

    通过搅拌,可以让熔化的玻璃熔液流入很大的一块平板型模具内,从而制出大块的玻璃板。而这个技术,目前欧罗巴人都还未掌握,原本的历史时空中,直到一六八八年,欧洲人才掌握了制造大块玻璃的技术。

    这时候的欧洲还要四十多年才能制出大块平板玻璃,而赵鹏的玻璃厂已经可以制造了。

    其实很多技术也就是薄薄的一张窗户纸,不捅破的时候没人知道,捅破了才知道原来这些所谓的技术就是那么简单。

    灼热的玻璃液体倒入一口口耐热的容器内,等到玻璃熔液变成粘稠状时,有工人拿着一根管子伸入容器内,以铁管挑起一部分粘稠的液体,再用嘴对着铁管的一端拼命吹起,玻璃液体就像是吹泡泡糖一样被吹了起来。

    为了不让已经吹出来的玻璃掉下来,还要一边吹的时候一边转动。

    过了一会儿,已经开始稍微有些变硬的玻璃被放在铺着青石板的平台上,等到完全冷却,一个个晶莹剔透的透明玻璃瓶就出现在人们面前。

    “哇!”坤兴公主兴奋地惊叫了起来。要知道这些玻璃瓶在这个年代的大明可是无价之宝啊,当年的透明玻璃瓶,可以卖出水晶瓶一样的高价,这些玻璃瓶随便一个拿去卖钱,都可以卖出不少银子。那么多玻璃瓶,岂不是大明就要发大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