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纸币的流通-《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第(2/3)页

    人们纷纷涌了上来围住了江国茂,奋力递上手中的小额银票,从江国茂手中换回了白花花的现白银。不一会儿功夫,江国茂带来的五万两白银就全部换成了手中一叠叠的银票。

    还有许多商人没能换到现银,看着江国茂已经被清空了的马车,也只能无奈的回家去了。

    江国茂走进了银号内,因为他是vip客户,不需要排队,直接就在vip房间内,把手中五万两小额银票递了上去,不一会儿,银号的工作人员就给他填好了五万两的银票。

    “两位官爷,这种小额银票能否直接向皇家农庄收货?”江国茂问道。

    “当然可以了,江掌柜,小额银票就是银子啊,只要是银子,有什么买不到的东西?”工作人员回答道。

    “那好吧,过了年俺要去进货,到时候兑换一些小额银票放在身上,重量轻,比带着沉甸甸的银子可是方便多了。”江国茂说道。

    接下来的几日内,仍然有许多未兑换成现银的士兵和锦衣卫,拿着手中的小额银票到处消费,采购年货。而收到小额银票的商人们,也开始用小额银票进货,找零了。就这样,不知不觉之间,小额银票开始在市面上流通了起来。

    与此同时,江北的扬州、徐州等有大明皇家银号分号的城市,军队的军饷一律发了小额银票而不是现银,就这样,江北也开始流通起小额银票了。

    又过去了几日,在大年夜之前,朝廷也开始发俸禄了,今年的俸禄和往年的不一样,发下来的都是小额银票,而不是现银。

    朝廷官员们虽然更喜欢白花花的现银,而不是一张张的纸片,但朝廷发的是小额银票,他们再怎么不喜欢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其实朝廷官员的俸禄拿到的不是银子和铜板,而是无用之物,这在大明一直有这样的先例,大明朝廷喜欢万朝来拜的感觉,来大明的外国使节越多越高兴。

    外国使节来大明朝贡,进贡的很多都是对大明朝廷来讲是无用之物,譬如说什么檀香、花椒、香料之类的物品,甚至还有一些不值钱的土特产。大明内库中堆满了这些会坏掉的,又一时间用不出去的东西,于是当年的弘治皇帝就想了一个办法:把这些对国库来讲无用的东西都当成了俸禄,发给了朝廷的官员。

    结果刘健、李东阳他们家里堆满了各种香料,可以说是几辈子都用不完的香料,就算他们拿着香料当饭吃都吃不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