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通讯塔-《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第(2/3)页
譬如说一种排列顺序为:贼寇来袭;换一种牌类方式就是建奴来袭,再挂起另外一副孔明灯,上面的排列顺序就代表敌兵人数。
这样的通讯方式,升起两、三副孔明灯,就能把信息说清楚了。
根据赵鹏制定的计划,从南宁到广州之间一千二百余里,锦衣卫将会沿着河流修建信号塔,每隔二十里一座高八丈的砖木结构塔,从南宁到广州一共需要六十座塔,需要一百二十人维持信号塔的正常运作。
修建信号塔的具体计划,赵鹏都已经写在本子上了,交给蔡老六来执行。到了广州之后,在广州兴建锦衣卫千户所,同样也会再修建从广州到福建之间的信号塔。
赵鹏离开南宁的日子到了,邕江边的码头上锣鼓喧天,新招的两百多名锦衣卫穿着崭新的大红色鸳鸯战袄,头戴鹅黄色范阳帽,在码头上排列着整整齐齐的队形,欢送赵鹏一行人登船。
鞭炮声中,前面一队队穿着黑色飞鱼服,头戴六瓣尖顶铁盔或者无翅乌纱帽的锦衣卫们排列着整齐的队形,朝着停在江边的船只走去。队伍中间,身穿紫色飞鱼服,头戴无翅乌纱帽的赵鹏,在一群身穿大红色飞鱼服,头戴无翅乌纱帽的锦衣卫簇拥下,走向停泊在码头上的大船。赵鹏他们的后面,一队锦衣卫赶着两辆囚车,囚车内装着两名穿着蟒袍的家伙。
这两名衣着华丽的囚犯,就是桂王朱由榔和璐王朱常淓,虽然他们已经是阶下囚了,可他们毕竟是大明的王爷,除了皇帝陛下和宗人府,锦衣卫无权处置他们,因此赵鹏并没有扒掉他们的蟒袍,给他们换上囚服,而是然然让他们穿着蟒袍乘坐囚车,只是头上的翼善冠给摘掉了,束发也解开了,披头散发的塞进囚车内。
随着海螺的长鸣,一艘艘大小船只升起了风帆,船上的船工们用竹竿把船推离岸边,缓缓进入了江心。大小船只风帆吃饱了风,顺流而下。
船队的航行方向是朝着东面航行,这时候是刮东南风的季节,并不顺风,但是船帆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船只在侧风,甚至是逆风的情况下都能前行,只要不是正对着逆风,有一点角度,船帆就能借助风力航行。
船队航行在江面上,经过一整日的航行,船队过了横州,进入了宽阔的西江。从这里一路顺流而下,可以抵达梧州。过了梧州就是肇庆,当年的两广总督府不是在广州,而是在肇庆。
不过赵鹏没有打算在肇庆设立锦衣卫千户所,他只打算在梧州和肇庆设立一个锦衣卫百户所。毕竟肇庆不是华南的中心城市,华南中心城市是广州,在广州新设一个锦衣卫千户所,管辖肇庆、梧州、南宁、柳城、桂林、韶州、潮州、漳州、泉州、福州等十个锦衣卫百户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