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军户和盐商-《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第(1/3)页
张千户哈哈大笑:“不过一个粗使丫头,下官哪里敢要侯爷银子?侯爷若是心疼她,下官降其送给侯爷便是了。”
说完,张千户转头喊道:“放开她。”
两名家丁放开了丫鬟,得救的小丫鬟奔到赵鹏面前,跪在地上哭着:“多谢侯爷救命之恩,多谢侯爷救命之恩!”
张千户道:“今后你就跟着侯爷了。”
小丫鬟转头向张千户跪地道谢:“多谢老爷不杀之恩。”
赵鹏道:“这位姑娘, 等这几日台风过去了,你就跟我去南京吧,去伺候一位小姐姐,她身边刚好却了一名丫鬟。”
被毛手毛脚的小丫鬟不慎泼了茶水,又出手救下小丫鬟,只不过是一个很小的小插曲, 到了正午时分, 张宅中陆陆续续来了许多人,有当地士绅, 也有当地盐商,当地的县令也来了,按照后世的说法,这些可都是当地的成功人士。
试想一下,赵鹏就相当于后世的中[央]政法[高官兼中[央纪]检高官]兼国安部部长,又兼军情局局长,是何等的大人物,这些当地的成功人士能够见到他一面,那对于那些“成功人士”而言简直是莫大的荣耀。
而张千户心中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锦衣卫头目来了,要知道这个年代像他这样的官,多多少少都是有些问题,而张千户的问题大了,真的查下去,十颗脑袋都不够赵鹏砍的。
赵鹏手中有尚方宝剑,就张千户这样小小的五品武职官员, 不仅可以先斩后奏,就算是斩了,去了皇帝面前也只需要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够了。只是杀人需要有证据,尤其是在广东地盘上,像张千户这样的小官,背后却有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想要查找张千户贩卖私盐的证据并不难,可是在明末,贩卖私盐算什么罪证?倘若是洪武、永乐年间,贩卖私盐是死罪,可是在明末,哪个盐商不贩卖私盐的?倘若贩卖私盐要杀头的话,大明的盐商可以全部砍完了。
盐引是大明财政的重要收入,以万历年间为例,每引盐三百斤,叫官府六钱四分银子购买盐引,再另外抽税三两银子,运盐费再缴纳三两银子,也就是一盐引可得银子六两六钱四分,按照当年大明的盐产量, 万历年间的盐税一年应当在一千三百二十八万两银子,可是实际上呢?一年朝廷收入的盐税只有二百五十万两!大部分都流失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