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来到江陵-《颠覆三国记》


    第(2/3)页

    萧凝的这份毅力,其他人,包括黄顺,都看在眼里。头一次,从心底对萧凝有了一分敬重。

    这段时间,黄顺当然也没落下功课,他现在的戳球练习,再度提高难度,球放在黄顺伸手触及不到的地方,黄顺若要击中目标球,必须以袖箭射中方可。

    开始,距离很短,黄顺射中目标球,并不费力。后来,距离越来越远,难度便成几何级的上升。黄顺的空闲时间,几乎全部用来练习,一天下来,有时还完不成当天的训练量。

    黄顺心里清楚:黄忠对自己要求很高,想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往高手方向培养。可看着别人拿着弓箭,已经能在百步远的距离,射中靶心。而自己,却还在纠结着一臂远的小球射不中的问题。黄顺就有些按捺不住,找黄忠说了几次,也想在训练之外,实操一下射箭。

    黄忠告诉黄顺:因为黄顺此前从未有射箭的任何经验,相当于一张白纸。这样的徒弟,是难能可贵的。正好从一开始,就培养最正确的射箭理念和方式,不至于走弯路。

    现在正是培养黄顺射箭习惯的时候。只有持之以恒的坚持正确的射箭方式,才能让自己的身体记住正确的动作。射中射不中,反而无关紧要。

    所以,这个时候,就急于下场射靶子,是在破坏训练的节奏,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本来一年就可以练出来的本领,因为这个,便要再苦练三四年,才能练就。

    以黄顺有限的毅力,能坚持三四年枯燥的苦练吗?

    黄忠如此说了,黄顺只好打消这个念头,专心一志的继续戳球的训练。

    除了练习箭术,黄顺还特意有事无事的便去找黄忠和魏延吃烤肉、聊天。

    赵云跟随刘备日久,早被刘备视为自己人。从赵云身上,肯定得不到黄顺需要的讯息。而黄忠和魏延,是诸葛亮推荐的,跟随刘备日浅,虽然他们是武将,刘备不会对他们有什么猜忌的心思。但好歹总是新人,从他们身上,说不定能打听出一些线索。

    事实让黄顺很失望,刘备对他们,很是推心置腹,没有任何外着他们的意思。而他们,对刘备也是非常的认可,忠心耿耿。

    事后一想,黄顺便释然:刘备自来重视武将,对笼络武将,极有一套手段。黄忠和魏延都是当下一流、一流武将,刘备当然会对他们极尽笼络之能事。

    武将脑子没那么多弯弯绕,刘备如此厚待他们,他们自然就要“士为知己者死”,鞍前马后的为刘备效死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