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事情原委-《颠覆三国记》
第(2/3)页
黄顺点头叹息道:“反正不管怎样,姐夫也不会轻易背叛刘备,总是跟着他一条路走到黑的。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被白雪做通工作的黄顺,在巴蜀堂的事情上,态度立马来了个18o度的大转弯,不但尽数答应糜竺的说法,还进一步答应,马谡他们的工作,由他来做,不需要刘备方面出头。
刘备那边,本来还对黄顺的反复无常着急上火,哪知第二天,黄顺便主动派人来,应下了所有条件。刘备感叹诸葛亮的办事效率之余,更感慨黄顺的情绪化之严重。
昨天,刘备与诸葛亮一顿双簧,连关羽、张飞、糜竺等人都看不过去,事后纷纷替诸葛亮说情,说诸葛亮劳苦功高,为人又好,主公不该对他过于苛刻,寒了众人的心。
刘备心中得意,面上却装作被逼无奈,无可奈何的接受众人的谏言,表示不能过于偏向旧人,要一视同仁。
这些旧人,武将还好,本身就能力群,不存在********的感觉,但如孙乾、简雍、糜竺等辈,却深感饭碗不保,有着浓浓的危机意识。
以诸葛亮、庞统、马良和廖立为代表的六姓子弟,能力太过出众,一来便几乎包揽了刘备的大事小情。孙乾、简雍和糜竺等人,都成了跑腿打杂的。
与江东的往来,六姓介入很深,他们根本插不上手,为了证明他们也不是吃干饭的,便主动向刘备提出,对接西川的事情,由他们负责。
刘备知道他们的能力,怕是担负不起这副重担。但他们说的头头是道,有方略、有办法,听来很像那么一回事。
刘备也不想这帮老兄弟,成天跟在六姓屁股后面打杂,也想让他们独当一面,考虑再三,便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结果,过去一年多,西川方面毫无进展,投入的钱财,尽数打了水漂。刘备过问了好几次,都回说西川大族不配合,接受了钱财,却不正经办事,没一个可靠的。
刘备心说:若西川那些大族,上赶着的求着我们入川,我们还用花钱、费人去做这事?在家等着他们上门就是了。本来西川这边的事,就是要争取在大族里面打开突破口。结果还是在强调做大族工作的困难。等于在原地绕圈。
想归想,刘备不能过于责备他们。刘备知道,他们确实尽力了。为此花了大量的钱,却没取得半分进展,他们心里也不好受。但事情不能这么放置着,问题总要解决的。
于是,刘备偷偷的,把马良找来,让马良带人入川,办理此事。马良此前一直在办理与江东的交涉,正陷入僵局,与鲁肃的交往,也是在徒劳的磨嘴皮子,早就不耐烦了。接到刘备的秘密任务,马良异常兴奋,当即便启行,离开江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