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敢死队-《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3/3)页

    日军的战术相当呆板,炮火之后步兵冲锋,不行再来。

    这是实战手法,看着笨拙,实际上就这么回事儿。

    炮火洗地了很久,日军觉得在平原上,中国军队是不可能有多好的工事的,况且,两个步兵大队的战斗消耗,中国军队一定非常虚弱了。

    炮火之后,日军派遣小部队开始侦查。

    中国军队的阵地上,一片寂静。

    不过,使用手电筒照射的日军搜索部队,先后被狙杀。

    日军大怒,再次炮火轰击,然后,发出照明弹。

    再后来,更多的日军向阵地上包围和渗透。

    有的在前面,前进几十米以后又趴下,节节逼近。

    半小时以后,双方终于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姬长风一面指挥部队抵抗敌人,一面向通山城内的重炮兵集群发出各种敌情通报。

    电台发,电讯兵的无电电装置和电话兵链接,不断重复情况。

    这样,在通山县城的王靖凯,掌握了战场动态。

    他对敌人的步兵主力的位置,进行了预估,特别是敌人的战术预备队集结的方向,对敌人的炮兵的位置。

    现有一门野战炮进行试射。

    轰的一声,一颗炮弹呼啸着飞出,砸到了日军阵地上。

    姬长风的部队,立刻将效果汇报。

    无线电装置的暗语,可以报话出几里地,那边的电话兵接到以后,给城内王靖凯打电话。

    这样,经过几次试射以后,找到了方向。

    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

    王靖凯一声令下,十几门野战重炮对着敌人的阵地进行了猛烈轰炸。

    一轮,又一轮,再一轮!

    野战重炮的射击速度不好,可是,威力太大了。

    一颗炮弹过去,正在进攻和匍匐的日军,就被清除了几个,十几个,甚至三四十个!

    不光是实际的杀伤力,那种震撼力,也重挫了日军的士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