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根据他们的人数,分别委任为游击队,十人为班长,三十人排长,一百人连长等等。 部队统一编制。 这些人,都装备了张锐部队缴获的日伪军的武器弹药。 当然,机枪,掷弹筒和迫击炮一类,归铁豹军,步枪和手枪,军刀,归后备军。 一线战斗部队经过多次战斗损失,补充以后,增加到七百人,后备军一千五百人,民工一千多人。 张锐部队也不是没有遭到顽强抵抗,可惜,火力地输出和覆盖,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日伪军分散的据点,简直就是坐以待毙等死的。 下午五点多,日军集结了一个支队,从铜陵附近出发,侧击张锐军。 四百多人,加上伪军一个步兵营,总兵力接近千人,不少了。 日军部队长是岩下少佐,一个战术严谨的职业军官。 他接到命令,汇合了队伍,也分析了各处据点的警报和迅速消失沉默,知道中国军队很强大,就采用了粘性战术。 派遣兵力进攻,随时保持着撤退姿态,不和张锐部队死拼。 他要纠缠住张锐部队,侦查他们的兵力,战斗力,给日军主力的到来创造条件。 日军驻守铜陵的军官是后藤中佐,管理着一个步兵大队,一个骑兵中队,一些辎重部队,一个炮兵中队,加上一个师的伪军部队三千余人。 这样的兵力,不算多强大。 一半以上的部队,都分散在各处警戒,结果,在西南面,西面的方向,大量据点被拔掉,电话告急的声音令他心惊肉跳,气急败坏。 无奈,他只能向上级火速报告,请求增援。 他还纠集派遣了岩下少佐的部队,前往迎战。 面授机宜,只许驱逐,不许强攻,避免重蹈覆辙。 日军在宁国和小芜湖大会战以后,江南的部队,都深刻地明白,中国军队,尤其是32集团军,是战斗力很强很强的部队,不能小觑! 后藤中佐派兵以后,自己身边就剩下一个小队的兵力,加上二百多伪警察,能够维持好铜陵城的治安就不错了。 自然要求飞机轰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