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赚钱并没有耽误唱歌。” 女人差点笑出声来。 好家伙,正常人的逻辑是唱歌耽误赚钱吧? 敢情你唱歌是主业,赚钱才是次要目的? 看这口气,钱都是随便赚着玩的,唱歌才是需要认真去做的事? 女人顿时觉得眼前的年轻人似乎有点意思。 “你的歌确实没耽误,唱得很好听。” “说实话,这件事发生之前我还是你的粉丝。” “我听了你所有的歌,最喜欢歌剧2和奉献。” “只是不理解,它们表达了什么意思?” 听了女人的话,男人满意地看了她一眼。 她并不是在闲聊,而是换了一种隐匿的提问方式,去寻找余洛的漏洞。 经过刚才的对话,他俩已经发现余洛的回答滴水不漏,短时间内很难找到破绽了。 于是女人先是夸余洛歌好听,卸下余洛的心理防备,再说自己是他的粉丝,建立好感。 余洛的所有歌也确实听过,因为这是审查余洛之前必备的功课。 女人也的确不理解这两首歌的意思。 但她这样问,是想从余洛的回答里窥探其内心。 余洛作为创作者,在写这两首歌的时候是什么想法? 能不能从中窥见其三观? 从而理解他这个人? 再利用对他的理解,去解析、攻破他? 这是女人的想法,但余洛没有给她机会。 他耸耸肩,淡然道: “艺术就像女人,如果你试着去理解她们,就不能好好欣赏了。” “这两首歌就像两件美好的事物,什么意思也没有表达,但就是让人觉得美。” “你作为粉丝,要做的不是理解它们,而是认真欣赏,这就足够了。” “或许听个百八十遍的,你就自然知道其中含义了。” 余洛说了很多,但其实什么也没说。 俗称:放p。 放了个p,就把女人的套路化解了。 女人皱着眉看向同事:“文艺家都是这幅德性吗?” 男人见审问出现了困难,进展不下去,于是向女人招了招手,打开门离去。 “等你想清楚再好好回答我们的问题吧。” 余洛明白,对方是想和他耗了。 于是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