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处集市,就见到一个穿着褐色短打的乡下汉子推着一车梨子正在叫卖。 “又甜又香的大梨耶!” 周腾走近一瞧,梨子通体淡黄,一个个饱满圆润,还有一股淡淡香气散发开来,卖相竟然不比前世大棚里的东西差。 他登时起了兴头:“你这梨子怎么卖?” “不贵不贵,两串钱一斤。” 十文钱一串,十串钱一吊,十吊钱一贯,而一贯钱等于一两白银。 一两白银在如今的购买力很高,约等于前世的一千元。 而且古代的钱很值钱,一两银子已经足够一个平民家庭生活很久了。 “这还不贵?寻常的梨子也就几文钱一斤,你这是什么梨子,怎敢如此漫天要价?” “俺瞧着您是个富道士,怕是不知俺们这些农人的辛苦,这梨子可不是刨个坑扔个种子进去几天就能长出来的。一年下来,既要防那些虫子把梨树蛀了,又要防鸟儿把梨子吃了,还要防那些黑心的贼人把果儿摘了,又得日日浇水,时时施肥,怎是一个辛苦了得?关键是俺这梨子比旁边的梨子好了太多,为这一车梨子,今年都耽误了耕种,若是不能卖个好价钱,那可就赔大发了!” “言之有理。” 周腾不禁点了点头:“说到底你这是明码标价,别说是两串钱一斤,就是二两银子一斤,旁人也无话说。” 乡人憨憨一笑:“瞧您这打扮就是有修行的,您这话实在是说到俺的心坎里了,要是您再愿意买俺几颗梨子,就是俺的福分了。” “贫道要五斤。” 周腾拿出一粒碎银子:“多余的不用找了。” 乡人连忙双手接过,口中直呼“活神仙”。 道士都想成仙,所以大多喜欢别人叫他们“神仙”,乡人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却也颇为机灵圆滑。 正当周腾拿着包好的梨子要走之时,又有个中年道士走到了梨车之前。 只见戴着一领黑黢黢的破头巾,穿着一件灰扑扑的烂道袍,直接把手伸出,对乡人道:“居士,你这梨子真香,且给贫道一个尝尝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