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丙班-《寒门科举之路》


    第(2/3)页

    来这里读书的都是镇上和村里的富裕人家,富裕的就如小胖子这样家庭,大部分都是来识点字,以后可以谋求一个好工作。

    李文山觉得还是因为他家就一个男丁,想让他考上秀才能够免二丁徭役,毕竟徭役从来都是最苦最累,脱相了都是经常,还有些人把命丢了。

    真供考科举的家庭稀少的可怜,毕竟举全家之力供养一人,但事实却是不够,普通农家能让孩子来这学几个字,到时候好在镇上做工又优势。

    李文山吃完了午饭,开始翻着书籍看着这三字经,有些认识,有些根本就不认识,还是和前世的字有些差异。

    曾钧年看着李文山在看书,也就不说话打扰李文山!安静吃完糕点和午饭,趴在课桌上美美地睡了一个午觉。

    下午开课,周夫子花了半个时辰功夫教他们这些刚入学的启蒙儿童,如何握笔磨墨,纠正手势,丙班开始练字。甲乙两班开始继续教学,听着甲乙两班讲课给周夫子听,周夫子时不时点评,而他听的却一点都不懂。

    听着这些也知道古代科举能考上功名的怪不得凤毛麟角,这八股取士,多数词他都听不懂这意思。

    李文山就算前世也从没用过毛笔,上手控制仿若重千金,握笔姿势纠正,试着在纸上书写,可能年幼手腕力度不够,写出来的字一团墨。

    看着纸上的字,李文山感觉到脸红,重新认真开始写字。

    周夫子走过学堂,看到学生有问题一一指点纠正。看着周夫子这样他也放心,毕竟负责任的老师,比不负责的强多了!

    酉时放学,用从周夫子那学习的礼仪,生疏地向周夫子作揖告别,李文山在门口看到等着的李铁柱。

    看着门口和门房交谈的李铁柱,上前叫道“爹”。

    “哎,小山来了,跟柳伯告别”李铁柱指着那门房说道。

    原来的墨乙是夫子的书童,是周家的管家,那天柳伯家里有事请假了,他们父子俩那天上门也是巧合碰上。

    “柳伯再见。”李文山向门房道谢告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