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唯一的理由是,曹国公因担心姓韩娼妓之事暴露被陛下军法惩处,可你说你爹一直在练字,当时的时间紧急,你爹还有心思模仿曹国公的字?” 这确实是极大的一个突破口,从赵亮所言说他爹很长一段时间不断练字时,就已经出现问题了。 要知道,从韩氏之事暴露到李文忠被招回,可没几日时间。 若赵伯宗一直在练字,那便说明此事他早就已经有预谋了。 不用赵亮回答,陈恪继续又道:“当时曹国公若真怀疑被陛下召回应天府会被军法惩处,那应不会再动身吧?动了身又弄了这手书去叛逃张士诚,等曹国公回了应天,你爹等人叛逃成功,那曹国公岂不是更危险了?曹国公好歹也是身经百战,做不出如此事情吧?” 之前,不等赵亮脑筋转弯,陈恪便给出了满意的答案。 现在当陈恪再这个不留余地的逼问,他脑袋干脆不会转弯了。 其实,即便是脑袋还灵敏着,一时半会儿的也着实理不清这个思路。 毕竟,陈恪的问题跳脱的太严重了。 “说,这手书到底是怎么回事?”陈恪突然抛出了问题。 所有能说的理由都说了,赵亮要不不开口,要开口只能认罪。 可不开口,又标志着他承认了陈恪所控述的那些罪行。 说着,赵亮终于一五一十的开了口。 当时的赵亮已十几岁了,一些事情赵伯宗是没让他参与,但那是为了保护他,并不代表他不知。 赵伯宗觉着张士诚占据鱼米之乡,将来会成大业,便假意投靠李文忠,从而抽机会把李文忠拉过去好给张士诚送上投名状。 可他嘀咕了李文忠对老朱的忠心,他虽旁敲侧击过多次,却依旧不得成功。 最后赵伯宗便想以伪造李文忠手书之事,离间老朱和李文忠,从而把李文忠逼向张士诚。 最关键是,那韩氏之事也是赵伯宗一手安排。 但最终,老朱非但没惩处李文忠,还送去了骏马和金银。 由于李文忠去应天府的路上半路返回,使得赵伯宗之事彻底败露。 这事想想其实挺心有余悸的,若不是老朱又补了一道旨意,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到时候,非但严州守军分崩离析,甥舅情义也会被破坏殆尽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