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是严丝合缝的堵截阵势出现了漏洞、二是双方的兵力对比发生了变化。 街亭地处五岔路口,东面来路有两条,西去道路有三条,五条路悉数汇于街亭河谷。 此前,三条西去的道路分别被高翔、王平、魏延各守一处,再由他马谡扼守住街亭,作为三支后军的前部,阻住魏军所有西进之路。 也就是说,如果张郃敢率魏军绕过街亭去攻任何一路,都会面临腹背受敌、甚至是四面受攻的态势。 因此,诸葛亮才会百般叮嘱他扎营当道,总领全局。 但马谡知道,如此扎营将会面临一场血战,全是新兵的蜀军根本挡不住魏军精锐骑兵的冲击。 而扎营山上同样能够达到扼守要道的目的,还能最大程度保存己方兵力。 是以,他做出了和原主一样的选择――移兵上山。 果然,百战老将张郃到达街亭后,并没有绕过街亭去夺前路,而是围山,尝试先解决他这个街亭钉子户。 但是魏延撤走后,其中一条路便无人守把了。 而这又涉及到第二个问题――张郃此刻的兵力。 五万后续兵马赶到街亭后,张郃麾下已不再是两万多人,而是七万多人。 双方兵力差一下子就拉开了。 蜀军三支兵马加起来只有三万五千步兵,而魏军是七万多骑兵。 这样的兵力对比之下,张郃便游刃有余,他大可以兵分两路,令三四万兵马在街亭与蜀军相互牵制,另派三四万兵马,从魏延让出的陇邽道驰援陇西。 因此,驻守街亭当道也就失去了意义。 当务之急,应该立即部队撤到魏延让出的陇邽道上。 但如此一来,就会面临另一个要命的窘境。 兵分三处,每处只有万余人马,很容易会被魏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真要命啊,这届汉军可太难带了.....马谡默然片刻,一时间有些无可奈何:“传我将令,速速移兵陇邽道口。” “将军,这样安排的话,局势太被动了。”黄袭、李盛、张休齐声开口劝阻。 张休随即又补充道:“万一……万一魏军任选一路来攻……我们怕是顶不住……” 马谡双目猛然一瞪,身上迸发出主将的气势,厉色道:“你们敢抗命?!!” “顶不住也要顶!” 三人醒觉失言,对望一眼,齐向马谡深施一礼,连忙奉命去调动部队。 ------题外话------ 感谢“暗影刺客”的月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