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但以身作则,亲自扛着刨锹上阵,还教大家喊号子,唱一些格外容易上头的歌,增加干劲。 《没有农民工,就没有通天途》、《他说风雨中这点路算什么》、《咱,修路的人,就是不一样》、《何处传来修路声,声声敲心坎》、《乌溜溜的黑刨锹,和你的笑脸》…… 大家很快就被这些曲调或优美或激昂的歌曲给洗了脑,除了修路,啥也不想。 只要一锹在手,心头就会充斥着“天下我有”的豪迈感! 女人?女人只会影响他们修路的手速! 马谡并没有仔细研究民工们的异常,见民心可用,立即就马不停蹄开启了二期工程,建宁――永昌。 众人闻知这个消息,大笑一声,继续甩开膀子猛干。 但这一段路就没有之前那么好修了。 不同于建宁到成都本就有一条宽阔的大道,民工们做的事仅仅是铺设路面,从建宁到永昌这一千里路,全是崎岖不平且狭窄的山道。 开路在修路中所占的比重陡然从之前的一成,提升到九成;与之相反的是铺设路面的比重,由之前的九成,变成了一成。 工作量一下子加大了九倍。 从四月中旬到五月底,建宁――永昌的路程才堪堪修到一半。 与此同时,屋漏偏逢连夜雨,工程队快要没粮食了,现有粮食只够半月之需。 之前,为了支持修路工程,诸葛亮将筹备的用来北伐的军粮全部拨付给了马谡,即两个月粮食。 马谡当时拍着胸脯保证,粮食问题自己会想办法,不需丞相再操心。 说是这么说,可实际上,除了贷款买粮,他没有任何办法。 贷款总额随之来到了40000点,个人余额为2179点(其中2000点是贷款)。 马谡点开系统,花费一百点购买了5000石粮(够两万人食用8天),发现图标冷却时间竟然高达29天,顿时懵了。 这种情况就意味着,最近没什么人愿意给他送粮食。 那就只能去打劫……整段划掉,那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考虑到工程队目前处于建宁和永昌中断的大山里,马谡悬挂上“闻粮而疾”天赋,每天带着羌女东跑跑、西跑跑,到处转悠。 路也不修了。 这令人三大部将很纳闷,但最纳闷当属十五岁的马温。 “父亲”本来以身作则做的好好的,每天带头修路,令两万民工斗志昂扬。 现在突然这么一停,民工们的修路热情一下子就降低了许多,修路进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了下来。 没奈何,马温只好硬着头皮顶上,代替马谡发挥以身作则的作用。 民工的士气旋即恢复了一些。 但小马温的心里却很压抑。 他还是个孩子,正处于能吃不能干的年纪,在几万双眼睛的监督下,每天都偷懒不得,叫人快活不起来,巨大的工作量也让他格外吃不消。 而此时,马谡还在带着羌女闲逛(寻粮)。 这一天,两人行到一处野花盛开的山脊,马谡折下一支鲜艳的红玫瑰,插入羌女光滑的发丝间,正要揭开她的面纱,见识一下庐山真面目…… 忽然鼻翼抽动了一下,循着气味看向西南方向。 一股子浓郁的、散发着芬芳的味道,瞬间遍布他的嗅觉神经。 是粮食的味道! 马谡当即心中欣喜无限,有粮食就意味着工程队可以一直这样干下去,干到第二期工程完工。 太好了! 羌女的真容可以晚一些在看,反正锅在肉里,跑不了。 马谡收回手,找了处稍微高一点的位置,打开地图,打量起四周地势,推算着粮食出现的方位属于什么地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