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三十年间(234年――263年),使得魏国国力从100暴涨至1000,而彼时的蜀汉虽然也在发育,但国力最多不超过100点,东吴国力不超过300多点,换算成魏国国力100的话,那么蜀汉就只有10,东吴只有30。差距已经大到两国加起来也不是曹魏的对手了! 而北方的燕国和轲必能部被灭后,国力降低为0。 此时,除了魏国自己,再没有人或势力能阻止魏国一统天下了。 若不是魏国249年发生了高平陵之变,之后又经历了淮南三叛,魏国朝堂相互倾轧十几年。蜀、吴两国灭亡的时间还将大大提前。 总的来说,不同的时间段,魏、蜀、吴、燕四国的国力差距是不一样的。 关羽去世前,三国(两外)的国力差距最小,魏国100,蜀汉50,东吴40,柯比能30,燕国10。 天下局势呈现出一超三强一弱的格局。魏国受限于四周都有隐患。而不能安心发育。 关羽死后,刘备又遭遇夷陵大败,使得蜀汉国力锐减至15,诸葛亮当政后,将蜀汉国力恢复至30,此时的鲜卑在轲必能的治理下,国力达到40。后来他多次出兵滋扰魏国边境,打乱了魏国的发展势头,使得各个势力的国力差距一直没有拉开。 而等到诸葛亮去世后,魏国抬手刺杀了轲必能,抬脚收拾了燕国,从此再无后顾之忧,这才迎来了最大的发展机会。 而马谡要做的是,避免出现第三个阶段,即轲必能不能死、魏国和吴国必须要隔三差五打起来。 与此同时,然后蜀国安心发育几十年。最后一举在国力上反超魏吴两国,进而横扫天下,再现西汉一统之伟业。 当然,这事说起来容易,非卓远见识者,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 而修路和人口大爆炸,正是马谡为蜀汉打造的两副救命良方。 拖住魏国和吴国发展速度,则是又一剂良方。 这个计谋,也是后世漂亮国针对竞争对手所使出的终极杀招。 经过时间验证,这计策屡试不爽。 于是,马谡就现学现用,拿来用来对付魏国了。 目前来看,挑拨离间的计策效果很不错,修路进度也很喜人。 所以,人口大爆炸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马谡侧目望向身侧大巫师,感觉自己手中的老鹰,有些蠢蠢欲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