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休背着马谡一路狂奔小半个时辰,这才喘着气放下后者,惊疑不定的望着身后黑压压一片跟随过来的蜀军士兵,一阵纳闷。 两次。 他已经背着马谡逃跑了两次,每次都格外轻松。 老实说,以他健壮的体格,驮起一百多斤的马谡跑路并不难, 再重一点也能驮动,难的是居然能一口气跑小半时辰还不太累。 简直如有神助。 之前,张休将这个能力归咎于生死关头的体能爆发。 但是今天他仔细留意了一番,发现并不是这个原因,因为从头至尾他都只是微慌,并没有上升到生死攸关的程度。 所以这个能力就值得深思了。 想了一会想不通,张休遂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大敌当前, 先保命要紧。 “将军,我们去哪?” “不急,先看看再说!”马谡抬眼四望,估摸着魏兵大概还在十数里之外,便喝令士兵们停下暂歇,打量起四周地势。 南面,群山连绵;北面,一条河流静静流淌;东面,一个突兀的土原高台出现在视野中。 土原朝西的一面是个缓坡,上坡处立着一块小石碑,石碑上则刻着让马谡心脏骤停的四个字—— 五丈原! 此地就是五丈原?! 马谡恍然。 五丈原北濒渭河,东临武功水,背靠秦岭山脉,为三面凌空、两面环水的天然高地。五丈原高约二十米, 南北长约三千五百米,东西宽约一千米,地势险要且居高临下,视野极好, 顶部又较为平缓, 足可屯驻十万大军,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五丈原东距长安约300里,西距陈仓道口60多里,北距陇道仅10余里,扼守关中东西交通要冲,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原时空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原,便是兵出斜谷,在此地扎下十万大军,并与闻讯赶来的司马懿僵持了数月,最后落得个秋风萧瑟五丈原的结局。 此五丈原,正是彼五丈原! 不曾想,竟然一口气窜出六十多里。 马谡先是惊叹,继而灵机一动。 倘若魏兵仍不死心一路追来,岂非自寻死路? 显而易见,魏兵从陈仓一路追到五丈原,耗时最少在一个时辰以上,一个时辰的极速狂奔,必然是疲惫不堪, 焉有体力再战? 到那时,已经休息了半个多时辰的蜀兵,将会生龙活虎、以逸待劳之下,岂不是一刀一个大头兵?! 妙啊。 由于胜算实在太高,也就没必要再用系统模拟接下来即将面临的战斗。所以,马谡立即对众人高声喝道: “众将士听令,速速登上此高地,原地休整,准备作战!” 众兵士依令而行,在张休的带领下奔上五丈原高地,取出水壶、干粮,就地补充起能量。 直到此时,马谡才顾得上穿好盔甲,取弓再手,查看起五丈原顶上地势。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