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兵临城下-《战国之秦国太傅》


    第(2/3)页

    这第一个弱点,便是长驱直入、深入秦国境内,其粮草辎重一时之间根本难以为继。

    纵观此刻的战局,夺回了丹阳、拿下了武关、甚至有了向关中挺进架势的楚军看似节节胜利。

    但是这一个个的胜利之下,始终埋藏着一个隐忧,这便是变得愈来愈长的后勤补给线。

    此刻刚刚拿下武关的楚军或许还没有什么感觉,但只要他北上关中之地,那么他就会尝到什么叫做粮草难运的滋味。

    秦国关中至武关那漫长的距离会成为楚军进兵的阻碍,商於之地那并不算平坦的道路会成为楚军进兵的阻碍,而那些不时出现的秦军小股部队同样会成为楚军进兵的阻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充足的粮草辎重对于一支部队来说实在是至关重要,而很显然现在的楚军就是将自己的这一条生命线摆在了秦军的手中。

    说完了楚国大军进犯关中的第一个隐患,我们再来说说这埋藏的第二个隐患。

    这个隐患不在秦国之中,而在楚国国内。

    是,楚王芈槐力排众议调动全国大军反击秦国,确实能够让人感觉到他身为一国君主的强大魄力。

    但是这种一意孤行的态度,也毫无疑问地给了其他敌人以可乘之机。

    将如今与楚国结成攻守同盟的齐国排除,再将如今正与楚国大战的秦国排除之后,难道天下之间就不会有他国进攻楚国吗?

    答案是有的,不仅有,而且为数还不少。

    在这种情况之下,楚王芈槐执意调动全国可战之兵全力反击秦国,这看起来是轰轰烈烈。

    但实际上已然将自己最薄弱地方完全放开了防护,任由觊觎自己的敌人堂而皇之的进攻自己。

    一个在秦国前线,一个在楚国境内,这两个隐隐便是楚国在这节节胜利之下的隐忧,也是秦国可以利用的点。

    默默听完了姬凌这一番的分析之后,赢疾心中的那份担忧却是立时去了大半,脸上也恢复了几分身为主将的镇静。

    短暂思考了片刻之后,赢疾的目光再次看向了眼前的姬凌,“先生一言洞察战局,实在是令赢疾之中疑惑尽去。”

    说这话的同时,赢疾心中同时想到了针对这两个楚国的隐患,秦国应该如何去做。

    其实秦国要做的无非也就两点:

    第一,坚壁清野,将楚军的进攻线尽可能地拉长。

    按照赢疾此刻心中的想法是,秦国有组织地将战场尽量摆入秦国核心之地。

    至于接下来的战事秦国可以一边采取边打边撤的正面策略,一边派出小股部队不断骚扰楚国后方的补给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