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捷报传来-《战国之秦国太傅》
第(2/3)页
而在看到了那一份由前线主将甘茂亲手书写的帛书之后, 这位秦王更是顶住了满朝大臣的巨大压力, 果断选择向着前线的甘茂派出了援军。
只是援军虽然派了出去,但是战事一日不分出胜负, 秦王嬴荡的心却是一日不得安定。
这也就是为何今日秦王嬴荡会在这咸阳宫中的高台之上, 用着无比凝重的视线看向宜阳所在方向。
数步之间, 严君嬴疾的脚步最终稳稳落在了高台之上,与此同时他的目光之中一道明悟之色悄然浮现。
“就算是王上不说, 老臣也明白。”努力在面容之上挤出一丝笑容, 严君嬴疾的目光缓缓移向了东方,“其实不只是老臣心中明白, 满朝的重臣心中都明白。王上这几日之间之所以始终眉头深锁,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宜阳的战事。”
“战事一日不定, 恐怕王上心中也会一日不安吧!”
听到严君嬴疾一下子便说破了自己的心事, 秦王嬴荡索性也就不再隐藏心中所思所想。
“唉……”
轻轻吐出了一声长叹,这高台之上忽然响起了秦王嬴荡那充满忧虑的话语, “叔父说得不错, 寡人便是在忧虑宜阳前线的战事。”
“战事一日不定, 寡人心中便一日不安;只有当前线传来宜阳城破的消息, 寡人心中那一块始终悬着的石头,才能完全放下。”
话到这里似乎是觉得自己有些过于担忧,秦王嬴荡脸上忽然泛起了一丝有些自嘲的苦笑。
视线缓缓看向对面的严君嬴疾,秦王嬴荡缓缓向其问道:“叔父,你说若是父王还在,看着寡人现在这样是不是会十分失望?”
“不,恰恰相反。”严君嬴疾用着无比坚定的语气给予了秦王嬴荡以回应之后,脸上的神情之中却是多了一抹赞赏,“若是先王还在的话,不仅不会对于王上感到失望, 而且还会充满欣慰。”
脑海之中回忆起那一个充满睿智的形象,严君嬴疾带着几分缅怀, 带着几分平静缓缓说出了过去发生的事情。
“王上,先王继位之初, 便将收复河西失地牢牢记在心中。万幸天佑大秦, 数年之后在犀首先生公孙衍的率领之下,河西失地重新被我秦国牢牢握在了手中。”
“河西既复,先王便将视线看向了东方,这便有了秦国自穆公之后再度东出的大业。只是先王还没有真正踏出这一步,却是……”
话说到这里一抹悲伤从严君嬴疾的眉宇之间缓缓浮现,然后之间他一步一步地走到了秦王嬴荡的面前。
数息之后,右手轻轻搭在了秦王嬴荡的肩头,只听严君嬴疾无比认真地说道:“王上,其实在一开始,臣并不支持您如此急迫迈出东出的脚步。但是在王上派出甘茂出使魏国离间韩国与魏国的联盟之后,臣的心中终于放心了。”
“能够派出重臣离间韩国与魏国的联盟,我大秦便在邦交之上占据了先手。而这一步先手足以在还未开战之时,便为我大秦确立下一定的优势。”
“古来征战,从来都是邦交为先,甲兵后至。”说话之间, 严君嬴疾看向秦王嬴荡的脸上却是泛出了一丝笑容, “之后王上在战事之中的表现, 确实让臣的心中更加放心了。”
“临阵换将,从来便是兵家大忌。王上能够顶住朝臣给予的巨大压力, 始终信任在前线领军的主将, 这足以说明先王将秦国交予王上是正确的。”
数息之后,严君嬴疾缓缓将自己的手从秦王嬴荡的肩头收了回去,随后只见他向着身前的秦王嬴荡躬身一礼。
“还请王上放心,臣相信有了乌获将军率领的五万援军,左丞相必然会为王上带来好消息。这一场宜阳之战的胜利一方,必然会是我大秦。”
“不错,这一场战争的胜利者,一定会是我大秦,一定!”
就在高台之上秦王嬴荡看着宜阳所在的方向喃喃自语之际,就在严君嬴疾默默地站在他的身旁之时,两人身后的阶梯之上却是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呼喊声。
“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