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如此辉煌下,年纪轻轻的天子,心态必然为之改变。 要么狂妄自大,目空一切,要么斗志再无,贪图享乐。 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唐玄宗李隆基。 而徐福拥有永生的寿数,何必急在一时? 一个拖字诀,节同时异,物是人非。 待得沧海桑田,再来看他,黄土一抔! …… …… 正统十五年,大明灭蒙古,败东瀛。 天子保两京南北直隶不变,调十三省,纳草原之地于九边,并朝鲜半岛入山东。 至此幅员辽阔,极盛国土面积,为历朝之最。 天子再祭祖,日月朝朝,神龙长吟,天降祥瑞。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庙之中,群臣拜下,神情振奋。 大明国祚绵长,继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后,又有正统盛世,他们作为臣子,也能随陛下青史留名,岂能不喜? 不过接下来的朝会,又闹翻了天。 武功伯雄霸提出,天子理应改年号。 兵部尚书于谦怒斥,更改年号需重新铸币,史官记录繁琐,唯有好大喜功的皇帝,才常常更改年号,他再次搬出祖制,朱元璋就只用一个年号,历代皆遵循,岂能妄动? 雄霸则以天子外荡异族,内治国泰,正统已不足以彰显其功绩为由,何况正统年号已有十五年,天子正当英年,改年号再可延续数十年,又非频繁改之,岂是劳民伤财? 两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天子心思莫测,不赞不责。 外敌一无,内斗就起。 这表面上是年号之争,其实是历朝历代,都有的文武争权。 朱元璋朱棣都是马上皇帝,武将功勋大权在握,文臣集团好不容易在仁宣两帝期间崛起,还等到了土木堡之变,大量武将功勋阵亡,自然要占据上风,打压武将。 可惜功勋衰弱了,武林中人居然涌入朝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