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天地同力-《三国骑砍》


    第(2/3)页

    张昭眨着眼,反问:“汉气数未绝,建业朝野锐意已折,民心不附。又何必顽隅负抗,使玉石与瓦砾同焚?”

    刘封兵败自戕,曹植、曹洪、臧霸这些人还在支撑青徐防线。

    现在降魏,魏人也无法支援……何况,满宠一把火烧的太惨了,这笔账要算在魏人脑袋上。

    满宠想干什么?

    满宠想祸水东移,一把火烧掉江东大舰,江东又元气大伤。

    你是汉军,你是顺流而下吞并江东,还是发动一场胜败难定的北伐?

    牺牲吴国,用吴国去挡汉军兵锋,牵制汉军两到三年时间。

    这样魏国就有宝贵的两三年时间休养生息,将汉中之战以来空虚已久的府库重新填满!

    汉军如同疯狗一样的攻势,打的魏国很难受,吴国也不好受。

    汉军攻势急促,国际形势多变难以揣摩,往往事到临头才有选择权,甚至没有选择权只能随波逐流。

    不知道别人累不累,张昭作为一个看客,都觉得累,没有希望。

    连割据的希望都无,那还辛苦什么?

    早早投降,大家公卿有望,差一点也能做个郡守致仕。

    难道还要忍辱负气,被魏人欺负惨了,还要按照魏人的计算,去帮魏人拖延汉军攻势?

    这得死多少人?

    形势是明白着的,岭南汉军走仙霞关北上,谁去挡田信?谁愿意去?谁又能挡住?

    既然挡不住,那干嘛要挡?

    既然不想挡,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体面的方式?

    张昭站立在诸葛瑾面前,腰杆很直,面无一点愧色:“归附炎汉,虽有陆伯言中介,但还需子瑜奔波。如此稀世大功,哪能让渡于别人?”

    只要诸葛亮还是汉相,司马门前的各支军队,就没人敢碰诸葛瑾一根汗毛。

    既是出于对诸葛瑾的敬重,也有畏惧,畏惧汉军。

    诸葛瑾自身就有这类认知,只觉得口舌干燥,询问:“上虞侯如何做想?”

    “君侯审时度势,愿亲往荆州乞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