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鹅鹅鹅-《三国骑砍》
第(2/3)页
一封是田信的亲笔信:“事成,许老将军乡侯五百户食邑;事不成,亭侯二百户食邑。”
很简单的一份条件,只要举兵,就能获取汉军爵位、食邑。
而第三封信就有些长,王忠的手在颤抖……吴质彻底完了,自己有生之年,可能会见证大魏的兴灭。
紧握着夏侯尚书信,王忠强自镇定,嘱咐左右:“大都督有军令下达,不可声张,遣人召集军吏,我要升帐议事。”
周围当值军吏不疑有他,去各个营区召集有资格议事的军吏。
很快,帐中就留下几名亲信军吏,王忠只觉得口干舌燥,目光打量周围,拿起桌案上的漆木印盒双手捧着上前递出,对杨驹的使者说:“请移交将印于来者,老夫愿听候调令。”
停顿片刻后,王忠又说:“我悬军于此,值此倾覆大事,本无意诛杀军中吏士。又威望不足以服众,故愿举兵托付,还请来人亲至此间,老夫也好向军中吏士交待。”
如果夏侯尚还活着,只要夏侯尚来到这里,军中吏士自然震慑,不敢妄动。
自己所部的吏士就来自河北,能带着轻车军按兵不动就已经是大功,至于鼓动这支军队反戈一击……王忠不具备这方面的威望。
操作不慎触及吏士底线,可能会引发反弹。
后岭,田信大帐中,他坐在一条油亮熊裘毯子上,左掖夹着沙漏形状的长鼓,右手拍打调子,鼓声断断续续,全是他脑海中各种记忆深刻的旋律。
他帐外的帷幕里,依旧灯火通明,各级军吏静静等候这场小雨的走势。
这里是灞水南岸,夹在南山、骊山之间,任何的小雨都能引发连绵大雨。
一些性格激进的军吏已经披戴铠甲,静静等候天意的决断。
虞世方并不在场,在他的小帐篷里,此刻他正轻轻擦拭他的黑漆明光铠,这套铠甲背后插着五杆刺绣战旗,华丽与肃杀并存。
这场子夜突然降下的小雨,很明白的告诉了所有人……山区的气候,是出了名的变化无常。
不能用南阳的降雨记录来判断南山北麓的降雨,虽有一定关联因素,可山南、山北肯定存在气候差异。
军队已经休养两夜一天,足以发动总攻。
这可能是今后五年、十年内的最后一场战略决战,打完这一仗,太多的人要分离,要分守各处,各有司职。
为了休养生息,还要进一步裁减编制,太多的事情等待着大家,也有太多的安宁生活在前往等待。
鹰扬左卫营垒,军正杨先披甲侧躺在木板上,静静聆听一波波细雨冲刷的哗啦声音,空气鲜润,甲衣束缚胸腔呼吸略有不畅,这轻微雨声有一种助眠的力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