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崇霸尚战-《朕即大宋》
第(2/3)页
赵桓立即斩钉截铁的拒绝道:“断然不可。朕希望这支禁军能够气象一新, 绝不能沾染禁军的陋习。”
岳飞也暗中舒了口气,这个提议是自己作为臣子不得不提的方案。军中将领的任命,无论如何都不能出自自己一人, 否则军中岂不成了自己的一言堂?
但不代表,岳飞真的就希望禁军的将领来祸害这支新军风气。毕竟禁军什么德行, 大宋是有目共睹的。
官家的态度, 给了岳飞极大的信心, 这支新军不受禁军陋习影响,自己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整编训练了。
于是岳飞终于提出自己的内心想法, 说道:“臣闻治军者,无外乎公、明、勤三字。不公不明,则三军将士难以悦服;不勤, 则军纪营务, 皆废弛不治。”
“所以臣以为, 若要任命一批武臣, 不如公正开明,颁布统一法度, 从全军将士中选而举之。”
“武举?”赵桓若有所思。
谈到这个词,岳飞跟赵桓都为之叹息。
大宋不是没有武举,但是大宋重文轻武、将从中御的风气下, 武举形同虚设,有宋一代, 名臣、名将中无一人出自武进士。
理想有时候还是要向现实低头的。
岳飞说道:“我大宋以文制武,若以武举选官, 难免这些武臣再次被文官所卑侮。臣建议武臣选拔,以文考为主。考《左氏春秋》, 以选拔忠义之士,考《武经七书》以选拔优秀将才。”
这无疑是向现实的妥协。《左氏春秋》也就是《左传》,是儒家经典。给其作注,是进入文庙的最高标准。
截止到大明,中原数千历史中,唯一一位同时进文庙、武庙的人才,西晋名将杜预,就是因为他曾给《左传》作注,而且后世流行极广。
不过这份妥协,赵桓倒不是很抵触。
因为赵桓虽然对儒家很有意见,但对《左氏春秋》真的非常赞赏。
这本书在中原文学史和史学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书能出其右。
而且他的思想,很难让任何有大志气节的中原百姓抵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