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铸炮-《穿越之海权时代》


    第(2/3)页

    铁范容易制作,难点在于采用什么材料对炮身与磨具隔离,不然炮身与模范粘连在一起,这火炮与磨具也就废了。

    至于说内外冷却问题,只要炮芯做成空心铁管,里面注入冷水,内外同冷便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铸造的火炮说白了就是生铁铸造件,想要保证不炸膛,就得将火炮的管壁做厚,这也是这个时代的铸铁火炮都是萝卜型的原因。

    火炮后方要承受巨大的火药膛压,为了保证不炸膛,只能加厚管壁,火炮前方并不用承受那么大的膛压,为了减轻重量,铸造的越薄越好。

    铁范铸炮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那就是出炮率高,若是使用泥范铸炮,光是让一个泥范干透差不多就得几个月时间,而且成品率还非常的低。

    有了铁范铸炮,郑经要求铸炮厂,以后只铸造两种火炮,一种前装的红衣大炮,一种后装的佛郎机炮。

    前装的红衣大炮用于战舰上的舰炮,后装的佛郎机用于陆师随军携带的火炮,两个月后郑经惊恐地发现他没铁了。

    郑氏的地盘里没有一个铁矿,所需要的铁都是通过交易换取,以前还能从大陆走私,现在因为满清迁界禁海,再想从大陆获得铁矿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西夷更不可能将钢铁这种战略物资卖给自己潜在的敌人,目前郑氏能够获得生铁的地方只剩下了倭国一处。

    倭国本来就是贫铁国,自己的铁还用的扣扣索索,卖给郑氏的铁质量又差价格又高。难怪郑成功手里有几门红衣大炮却不舍得用,每次发炮之前还要抽签问吉。

    这哪里抽签问吉啊,分明是郑成功知道自己铁不够用,这种大型的火炮铸造困难,用掉一门就少一门。

    看来是到了必须解决郑氏集团的铁料供应问题了,郑经环顾四周,吕宋有铁,可是地盘是大佛郎机的,爪哇有铁,地盘是红毛夷的,安南有铁,那是安南的,大陆有铁,地盘是满清的。

    在地图上转了一圈郑经发现,只有一处有铁,郑氏还可以考虑一下,这个地方就是琼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