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南洋移民-《穿越之海权时代》


    第(3/3)页

    郑经笑着说道:“乡亲们!首先我纠正李仕华一个错误,我今天不是来训话的,而是来跟大家谈心的。

    大家在南洋遇到了什么困难,还有受到了什么委屈都可以跟寡人讲一讲,从今天开始你们不再是没有人管的天朝弃民。”

    老百姓无人说话也不敢说话,谁也不知道这位延平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还是多听少说为妙。

    郑经发现冷场了,百姓不配合自己说再多有什么用,这边说完那边百姓就当成耳旁风,转眼就会丢在一旁。

    猛然间郑经发现今天会议错在哪里了,这个台子虽然不大,上面只能站十几个人,但是这个台子却成了他们这些高官与百姓难以逾越的鸿沟。

    知道了错误就必须要及时改正,郑经不顾身边的文武阻拦,快步走下台子,来到了人群中,在一张桌子旁停下脚步。

    宴会的桌子采用的最简单的方桌,一张方桌四条长凳,一张桌子可以容纳八个人同时吃饭。郑经停下来笑着问道:“老乡!寡人能跟你们坐在一起吗?”

    老百姓吓得赶紧起身让位,被郑经一把按住说道:“往旁边挪挪屁股,咱挤一挤就能坐下。”

    “这怎么能行!草民哪里敢跟大王挤在一只凳子上,这不是要折草民的寿吗?”一名百姓局促地说道。

    “无妨!今天没有谁高谁低,大家都是来南洋讨生活的华夏百姓,老乡贵姓?”

    “草民免贵姓李,叫李二牛。”说话的李二牛来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典型的广南人长相。

    “那个李仕华跟你什么关系?”

    “草民与李家三郎是同村,都是一起结伴来到南洋讨生活的。”

    “这很好!一个村子一起出来相互也有个照应,有什么事也能互相帮衬着。”

    “大王说的是,我们村子出来的人大多都是从事小本生意,每年都会回到家乡进货,然后用船运到南洋贩卖。

    可是这几年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老家的村子已经被搬离,我们已经回不去了,现在只能想办法从其他地方淘换一点儿货源进行贩卖,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了。”

    郑经没有想到满清的迁界禁海已经影响到了南洋百姓的生计,这才是李仕华愿意为红毛夷做翻译的真正原因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