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郑聪-《穿越之海权时代》
第(1/3)页
粮食在明末清初这个时代就是最大的战略武器,大明朝廷若是粮食充足也不会让陕西饥民形成燎原之势。
对于郑经所说的刻意营造一个粮食供应严重依赖外来输入的城市,所有人都是不寒而栗。这样的形态一旦形成,租界的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就越不敢与郑氏分离。
当然租界也可以选择与马打蓝合作,可是移民会信任马打蓝吗?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同文同种的郑氏不相信,去相信那些信仰、文化、语言都不相同的爪哇土人。
在爪哇之战后,郑经又在爪哇待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为爪哇租界完成了租界城市的规划图,任何前来定居的百姓都要按照购买的地契进行房屋的建造。
居民区与商业区的地价也大不相同,最开始进行开发的商业板块就是靠近炮台周围的地块, 这里将会建成一个大的商业区。
关于租界的第一任长官, 郑经征求了大家的意见,众文武一致推荐郑聪为租界第一任长官。郑经当然知道这些文武将郑聪留在爪哇的用意,这事大家心知肚明,却不能摆在明面上。
郑聪的身上有着浓厚的大明背景,按理说郑氏扛起大明的旗帜,最适合做郑氏之主的更应该是郑聪这位鲁王的女婿。
然而郑氏上下都非常地清楚,大明的旗号不过是一件好看的衣裳,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穿一穿,不需要的时候,谁还能想得起来。
将郑聪放到爪哇,让他远离郑氏的权力中心,一些心怀叵测之人没有了一个领军人物也就掀不起什么大的波澜。
至于郑聪在爪哇会不会慢慢做大,最后脱离出郑氏的掌控。这一点郑氏是乐见其成的,毕竟这南洋远离郑氏的中原。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船马的时代,距离远就代表控制力的减弱。
郑聪若是能够一统爪哇岛,郑经不但不反对,相反还会给予支持。而郑氏的未来在中原,也必须是在中原, 不然郑氏在史书上永远都难逃一个贼的名声。
不要小看这个名声,背着这个名声,郑氏就不可能做大,在与满清进行人才争夺的时候,郑氏没有任何的吸引力。
郑经为此特意找郑聪认真谈了一次,兄弟二人这几年聚少离多,根本就没有什么沟通的机会。自从郑经登上王位,做为最年长的兄弟,由于身份敏感,郑聪其实是很怕这个兄长的。
“哲顺!你对文武希望你留在爪哇管理租界有什么想法,只要你不愿意,为兄不会将你留下。”
“王兄,臣弟愿意留在爪哇管理好爪哇这块土地。”
郑经看着郑聪说道:“你是真的想留下吗?你要知道一旦你选择留在爪哇,再想回到承天府可就难了。
而且爪哇并不容易管理,租界草创,想要管理这样一个方圆十里的小地方,看似容易,实际上却是困难重重。
为兄能给你的支持并不多,顶多给你留一百人马对你进行保护, 其他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再想过在承天府那样的好日子可就没有了。”
“王兄!臣弟有的选吗?”郑聪苦笑道。
“其实你不用这样想, 在哥哥这里你们这些弟弟从来都不是威胁,不是我小看你们,你们就算是全绑到一起也不是我的对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