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院试结果出-《夫君他是科举大佬》


    第(2/3)页

    一千多位考生的卷子,要在三天的时间内批阅完毕,并确定最后的名次,这个任务并不轻松。这也意味着,在批阅卷子时,荀学政他们并不会在一份卷子上面停留太长时间,扫一眼就给了分数,只有那些文章立意新颖、出色的答卷才会吸引他们注意。

    夜深了,荀学政他们还在忙碌,小厮送过来茶水,荀学政揉了揉眉心,喝一口茶提神。

    这次考试难度不大,能轻易的分辨出来答卷出色与否。现在他们的任务就是在选出来的这些试卷中,确定前三名的学子。

    这次阅卷,每道题目都要经过两个人的批改,如果两人给出的分数差距在两分以内,则取中间值,作为结果,若差异较大,则引起争议,大家共同评判,确定分数。

    “大家认为哪份卷子可得第一名?”荀学政放下茶杯,看着其他人开口。

    各府的童生参加考试,自然有很多服不了谁。

    荀学政早就做好今晚熬通宵的准备,毕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讨论出结果的。

    不过这次倒是要出乎他的意料,几位山长和荀学政的幕友,爽快的抽出最上面的试卷,“此学子堪当第一。”

    荀学政惊讶的睁大眼,“这么快就确定结果了?你们不用再想一想?”

    “还想什么,就是他了!你应该心里也有结果吧,我可看到你对着这个考生的答卷看了好几遍!”荀学政的一位幕友揶揄的看着他。

    荀学政被打趣也不生气,笑了笑,“这个学子的答卷果真是有水平,我看着他的卷子,就在猜想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可惜我平日事情忙碌,顾不得收徒,不然一定要让他成为我的学生。”

    第一名确定后,第二三名自然很快就出结果。本以为要熬夜,却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的就结束了,多亏了第一名的学子太出色,才让他们毫不犹豫的确定了名次。连续忙碌几天的荀学政,笑意满满的回去睡觉,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喽!

    出榜的前一晚,所有的童生都有些着急,恨不得下一秒就到了明天,可以看到院试的结果。

    高亮所在的客栈,是洛州府最大的客栈,好多考生都住在这里。

    有个人拿着扇子敲了几下桌面,“明日就要出结果了,咱们大家下个赌注,看谁能夺得案首?”

    桌子上一溜排摆着十一个案首的名字,大部分学子自然支持本府的案首,毕竟也不了解别府案首的情况。

    高亮坐在下面,看着临南县的学子都给顾驰下注,他的面色越发不好看。院试前,花了大价钱买那么多押题密卷,结果一道题都没压中;现在还这么多人看好顾驰那小子,他还偏就不信这个邪。

    高亮随手拿出十两银子,在赌注最多的那个案首前放下,得意的笑了笑,顾驰这小子,得个府案首就是他最大的造化了。等到结果出来,自己支持的这个学子定是能得第一名,那这十两银子可要翻几番呢!

    出榜的那一天早上,大清早天蒙蒙亮,那些坐不住的学子就跑到府衙外,等着出榜的时辰。

    顾驰因着这几日都在抄书,且他做为一府案首,只要表现的不是太差,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最后的结果应当还不错,是以他并没有跑到府衙外等着成绩出来,而是继续在房里抄书。

    顾父虽然相信自己儿子的水平,可他还是绕着房间走来走去。说起来也是笑话,想他一个大男人,年轻时天不怕地不怕,如今倒是因着儿子考试,紧张的坐不住。

    他们所在的客栈,距离府衙有些远,得到消息也要比别的客栈晚上一些。

    又过一刻钟,本来寂静的客栈,突然想起一阵欢快的鼓声,是报喜的人来了,顾驰放下手中的笔,凝神听着外面的动静。

    “临南县月水村顾驰顾学子,喜获”,报喜的人拉长音调,“喜获第一名!”

    报喜的人话音落下,整个客栈静了一瞬,随即发出接二连三的抽气声,案首,乖乖,院试第一名竟然和自己住一个客栈!

    到这一刻,顾驰整个人放松下来,他终于成了秀才,迈入士大夫的行列,他们顾家的生活也可以好过一些,爹娘哥嫂多年的辛苦培育付出,也有了回报。

    顾父激动的不知该如何是好,虽说他早有信心儿子可以考中秀才,但万万不曾想,儿子又考了第一名,这可是整个河省童生中的第一名,自己儿子可真是太棒了!

    顾驰整理好衣衫,“爹,一会儿报喜的人肯定要有赏银。”

    顾父拍了拍腰间的荷包,“放心,早就准备好了!”

    话音刚落,报喜的人已经上到二楼,顾驰打开房门,迎了出去。

    “恭喜秀才老爷!在本次院试中,获得第一名!”报喜的人看到顾驰一愣,新出炉的案首还是个小子呢。

    顾驰笑着点头,“多谢你来告知我这个消息,这些拿着吃茶!”

    报喜的人接过来,暗自掂量,呦,还不少呢,面上挂着笑容,“那我今日也沾沾秀才老爷的喜气!”给案首报喜,这个活计大伙抢着要,倒是最后被他得到了,也真是幸运!

    这一通动静,自然整个客栈的人都知道,不少人打开门朝着顾驰张望,围在一旁的人也是个个向顾驰、顾父道贺,“顾秀才年少有为,如今夺得案首,日后前途无量啊!”

    报喜的人插了句,“各位有所不知,顾秀才之前已连夺县案首和府案首,如今这是“小三元”,连续三次都是第一。在整个河省,小三元的考生,屈指可数。”

    听了这话,这些人看顾驰的眼光更不一样,小三元,虽然他们不是读书人,可也有所了解,连考三次第一,并且还是贫家学子,真真是厉害!

    共有一千二百名考生,最后只录取二百人,前十名为一等秀才,也就是廪膳生。可以去到府学或者县学读书,每人月给廪米六斗,每年廪饩银四两。成为了廪膳生,吃的有朝廷补助,每年还有银子,真是省了不少钱。

    客栈的老板也很欢喜,在府城秀才还真算不上什么,但“小三元”的秀才,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一个。他已经可以料想到明年考试前,自家客栈的盛况,这可是案首住过的客栈,能是一般的客栈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