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除了这些,金忠对他可以说,也是极好的,他要杀纪纲,是金忠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封锁城门,并且亲自调遣御林军包围的纪纲府邸。 这其中凶险绝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纪纲的老底没有抖出来,作为皇太孙的朱瞻基可能不会出事。 但是调集兵马的金忠,绝对会成为朱瞻基的替罪羊。 崔御医沉思了一下,开口道:“太孙殿下,若是金尚书愿意静养,只要这短时间不出意外,臣有三成把握!” 三成把握已经不算低了,有希望总比没希望要好,朱瞻基闻言松了口气,点点头就道: “好,既然如此,这段时间你便留在金府,以便随时照顾金尚书,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崔御医愣了下,然后点头应是道:“臣领旨!” 朱瞻基正想还说些什么时,房屋再次被打开,是个伺候的侍女,出来后看到朱瞻基赶紧行了个礼道:“老爷请太孙殿下进去!” 朱瞻基闻言点点头,知道这是金忠醒了,就推门走了进去。 房间内,温度很高,金忠面色有些惨白,很难想象一个半天不见的人,居然会突然变成这幅模样。 朱瞻基走到床前,金忠挣扎了一下,想要起身却没能使上力气,随即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道:“劳太孙挂念了,还请太孙恕老夫不能行礼了。” 朱瞻基安慰道:“金大人说哪里话,我能坐在太孙的位置上,都是多亏了金大人当年在爷爷面前美言,就算要行礼也应当是我行礼才是!” 朱瞻基说的是永乐九年时的事情,事实也就像朱瞻基说的那样,朱瞻基现在能坐在太孙的位置上,确实是有金忠在朱棣面前提议的功劳。 否则,朱瞻基说不定现在也还只是个皇长孙身份,别看太孙和长孙只是一个称呼上的差别。 事实上,长孙哪怕再受宠,都是臣,而太孙却是君,是主子,两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金忠闻言笑了起来,他其实很早之前就十分看好这位太孙殿下的,并不仅仅只是因为这位皇太孙属于嫡长孙。 笑了笑,金忠才道:“太孙可知老夫叫太孙进来所谓何事?” 朱瞻基感觉这老头好像是在交代后事,他并不喜欢这种感觉,就并没有回答,而是道: “我已经安排了太医院的崔御医这段时间随时都呆在您这里,兵部的事情也交给了杨士奇,您这段时间安心静养即可,等过段时间病好了,兵部的事情还是需要您去处理的。” “杨士奇吗?”金忠闻言点点头道:“此人心思缜密,以布衣之身入翰林,其人才华在朝堂上也是有数的,加上之前也在兵部任事,对兵部也是十分熟悉,兵部交给他很好,太孙殿下日后应当对其多加重用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