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县长来了-《重生之山村小村长》


    第(2/3)页

    “这个我们马上做一个专业的门牌。”先答应着再说,至于会不会重做这不重要。

    走进鞋厂大门,赵春平发出一声感慨:“这个院子不小哇,怕是有十多亩地吧?”

    这个院子现在的标准面积是五千八百平,还不到十亩地面积。

    赵春平首先参观了制鞋车间,和制鞋车间主任赵崇有握手并亲切交谈,询问了制鞋车间的生产情况。

    兴致勃勃地看了鞋厂将要新生产的冬季棉鞋的效果图,还提了一些建议。

    随后又到坎上的箱包车间进行了参观。

    “你们企业有多少员工?”从箱包车间出来,在去往拉杆箱车间的路上,赵春平问。

    “所有员工划拉在一起有一千零六十八人,我们马上还要招一百多人,那样就有一千二百多人。”

    江宇如实回答。

    “这些人都是附近的农民?”

    “都是附近的农民,其中八成是本大队的人,余下是相邻几个村的人。”

    “好啊!一个小小的鞋厂解决了附近上千农民的就业问题,給上千个家庭带来了收入...你们厂员工一个月工资多少?”

    “七八十块钱吧。”

    江宇没实话实说,隐藏了一部分。

    企业现在员工的平均工资在九十八元左右,有超过一半儿的员工已经月入百元了。

    “这么多!这么说一个员工在你们企业一年差不多能挣近一千块钱!”

    哪里是什么差不多,    是肯定能挣一千块钱。

    “好!凤窝堡大队已经算是脱贫村了,    如果有机会也要帮帮其他大队,争取让大家一起富起来。”

    凤窝堡大队能不能全员脱贫这个江宇不好说,但他确信黄岭村今年应该全村脱贫了。

    就是黄岭村最穷的李二爷,因为被江宇安排往路上扬沙子,一年还有四百二十元的收入,老俩口在院子前后再种点蔬菜口粮,这日子也就过下去了。

    除他们家外,黄岭村有超过一半的家庭都和运输业与采石业有关系。

    养车户不算江宇就有二十三户,司机加装卸工就有四十六人从业,再加上在江宇车上从业的人,黄岭村就有六十多人从事和拖拉机有关的职业。

    剩下在石场工作的本村人也有六七十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