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与其等大明朝灭亡后,让一位大读书人成为千夫所指的‘汉女干’,还不如让他去兴修水利、屯田搞工程。 这位钱谦益不是脑子挺好使,很会捞银子吗? 干脆,让他去花银子,折腾上几年了看看成效; 实在不成,就给他换到户部去管钱粮,反正就是不让你整天闲着没屁事干,净想着骂朝廷、骂皇上! 朕不就是为了一点‘败家值’,想胡乱花银子吗? 让一个‘空谈误国’的读书人去管工部、管户部,简直又是一个败家小能手。 一大帮文官清流,加上那些像猪一样、由朝廷供养起来的几十万王室宗亲,一清一浊,都让朱由检很是不爽。 当然,从礼部左侍郎擢升为工部尚书、甚至入主内阁,成为文溯阁大学士,在眼下看来,对所谓的‘东林党余孽’来说,明显还是一大胜利。 这起码说明,在新帝眼里,读书人还是有点用武之地。 同时,这也是一个‘新帝铲阉’的信号…吧? 总之,文武百官想法很复杂,也很微妙,尤其是那些文官清流们,心头狂喜的同时,却一个个面无表情,只有在互相对视时,方有一些难以言状的微妙蕴含其中。 “列位爱卿,朕还有一道旨意,是关于筹办大明学堂的,魏爱卿,宣旨吧。”朱由检默默观察群臣表情,觉得火候差不多了,这才让魏忠贤宣旨。 魏忠贤刚开始建议,先敲打一棍子,再塞俩小枣。 后来,大奸臣反复斟酌后,认为还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干脆先给文官清流塞俩小枣,若有人要反对,不妨再借助之前的小恩小惠,顺便敲打敲打,估计效果会更好。 对此,朱由检不闻不问,任由魏忠贤去折腾。 反正对他来说,跟在场的任何一条老狐狸玩心机,朱由检绝对会输得很惨。 那就还不如让魏忠贤一手包办… 结果,魏忠贤刚宣旨完毕,群臣一片哗然。 尤其听到任命袁崇焕为‘大明学堂’首任校长时,大家一片赞叹,纷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有些懵圈了。 这个大明朝的文武百官,是不是有毛病啊?怎么老是不按套路出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