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曹寅害怕被杀,便假冒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下达给孙坚,檄文中数说王睿的罪过,命令孙坚将他处死。 孙坚一看,正合我意,于是对其中破绽视而不见,直接就带着兵去把王睿给逼死了! 孙坚逼杀王睿之后,引军到达南阳。 下公文给南阳太守张咨,请他供应军粮。 当时孙坚部下已有万人,袁术也已上表,奏请以孙坚为代理中郎将。 但正式公文,还没有下达到各郡官员手中。 于是张咨就问手下应该如何对待。 手下说:“孙坚不过是邻郡的一个太守,他无权调发我们的粮饷。” 张咨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对孙坚不加理睬。 孙坚就以牛酒为礼物去拜访张咨,而张咨第二天只好也来答谢。 然后孙坚设宴款待,酒酣,孙坚的主簿进来禀报:“前有文书传给南阳太守,但至今道路尚未修整,军用钱粮尚未备足,请将他逮捕交付主簿问个明白。” 张咨见势头不好,想要离去。 但四周已布满士兵,根本无路可走。 一会儿工夫,主簿又进来向孙坚请示:“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 说着,便令部下将张咨推出军门斩首。 此事过后,南阳郡府官员大为震惊,从此,孙坚想要什么,那边就给什么! 这两件事怎么说呢,应该是在道理上还都是可以狡辩一番的。 第一件事,别管孙坚到底有没有公报私仇的想法,至少他可以对外说他是听命行事。 第二件事,也可以对外解释为这是非常时期,为了筹备粮草而采取非常手段! 不过解释归解释,人心归人心。 很多事情,并不是可以解释,就能够得到谅解。 况且,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这两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判断。 所以,这两件事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孙坚已经回不去长沙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