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长安,相府。 李儒匆匆走进丞相府,穿过林荫小道,来到府中书房。 书房内,早已没有正常书房整洁素雅的景象,反而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酒肉之气。 身材臃肿肥胖的董卓坐在案几前,怀抱两个绝色美姬,正在纵情的饮酒作乐。 李儒神色微微一黯,自从离开洛阳,迁都长安以后,董卓就性情大变,不再向往日那般用心朝政了。 他每日都是饮酒作乐,动辄便要杀人,已是一副彻彻底底的昏君气象了。 平心而论,李儒是能够理解董卓这种变化的。 他苦心造诣,本是想要挽救东汉朝廷。 礼下贤士,用尽一切手段去拉拢世家朝臣,满以为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 却没想到,最后还是被他们给带到沟里去了。 关中的世家豪强,将他下发的那些利民政策,全都给唱歪了。 他们拼命的从中为自己的家族攥取私利,却将骂名都放到董卓身上。 这种事任谁都受不了。 于是董卓理所当然的心态崩了。 他不在礼贤下士,而是充分展现出自己残暴的一面。 喜怒无常,动辄便要抄家灭门。 不得不说,人性本贱! 你跟他好说好商量的时候,他给你摆架子。 你拿他不当人,随意欺辱打骂的时候,他反倒要上赶着来跪舔你了。 在董卓转换了做事的方式方法后,朝政竟是奇迹般的有了改观,那些世家豪强的行事,反而变得收敛起来了。 这也是董卓势力,至今依然能够维系下去的根本原因。 但李儒的心里却很清楚,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回光返照,难以持久。 如果说当初董卓刚到洛阳时,便使用这种手段,那或许能够一举压服关中的世家豪强和那些朝臣。 但事到如今,董卓势力已被极大削弱,那些世家豪强也看出了董卓的本性,如今他们是根本不会屈服于董卓这种强压政策的。 目前朝局的稳定,只是为了隐藏水面下的惊涛骇浪。 当这惊涛骇浪涌上海面之日,也许就是天翻地覆之时! 这个道理其实董卓也明白,但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也是死,那也是死,自然要选个舒服点的死法。 饮鸩止渴虽然不是长久之计,但至少可以度过眼下的危机。 只是李儒面对董卓的局面,就难免要生出其他想法了。 毕竟但凡是思想正常的人,都有求生的本能。 董卓必死无疑,李儒却不想给他陪葬。 但李儒出身寒门,还是董卓的女婿,已经跟董卓彻底绑在一起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