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成想,却被眼前的年轻人一语道破,当时不说自己,连周瑜都有一些紧张。 刘泰这个时候倒是懒得在这件事上和孙策扯皮,他在想的是一个战略构想。 以徐换荆! 刘泰始终坚持着他的观点,徐州不可守! 现在的徐州,经历多次大战,无论是资源、人口还是战略环境都被破坏的很严重,所以徐州都绝非刘备的大本营。 刘备人生中三次重大失利,两次都在徐州。 一马平川的徐州,非常利于骑兵和步兵的展开。 未来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赢得北方的控制权,凭借他们庞大的军力,拿下徐州易如反掌。 就算有刘泰在,倾其所有也未必能住刘备反败为胜,为此刘泰自己推演过多次。 到时候,自己的那些跨时代造物被曹操或者袁绍所得,自己哭都没地方哭去。 今天碰到了孙策,刘泰的脑海中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这件事。 历史上,东吴的两大战略,北进徐州,西取荆州。 因为和刘备是盟友,所以孙吴的首要战略自然是徐州。 却不成想,孙权亲率十万大军,在徐州的桥头堡合肥吃了大败仗,被张辽以八百进步精兵击破。 孙权因此一举拿下孙十万的称号,成了为后世很多人攻击孙权的一大黑点。 在那个态势下,为了给自己争取生存空间,东吴袭取荆州只能去打荆州的主意。 毕竟当时的蜀汉如日中天,连曹魏都不得不暂避锋芒。 对于东吴来说,蜀汉的危险性相较于曹魏绝不逊色,这才酿成了关羽败走麦城,曹魏自此立于不败之地的格局。 所以说,徐州可谓是刘备和东吴共同的伤心地。 刘泰认为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在刘备取得徐州后,尽快对荆州下手,甚至牺牲在徐州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将曹魏和孙吴的目光吸引在徐州,为己方的荆州战略腾出空间,这就是刘泰的以徐换荆战略核心。 只不过这个战略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只有等到一位绝代谋士加入刘备阵营,刘泰才能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