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宗教想要控制信徒,无非是从思想、物质和人身依附这三个方面下手。 陆宇则是针锋相对,不允许恐吓,宗教能够招收到的普通信徒就会大量减少。没有免税,宗教就无法肆无忌惮地敛财和兼并土地。而没有治外法权,宗教就无法通过包庇的方式来获得强力的人身依附关系。 李儒听后,颇为激动:“此法妙极,当能抑制教权带来的种种危害和破坏。” 第二日早朝时,陆宇果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出了此事。 此时的中原王朝,并没有专门管理宗教事务的官方机构,唯一搭点边的,也就是职责类似于后世礼部的太常寺了。 不过太常主要负责的,也是国家级别的祭祀,因此各种宗教,目前还基本上是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 太常马日磾本着替朝廷省钱的思路,站出来反对陆宇:“神武侯,僧道皆为方外之人,朝廷若强加管束,恐怕不太妥当吧?” 文官普遍对宗教界极为鄙视,只要不像太平道之类的起来造反,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一般都懒得去管。 然而陆宇却深知宗教之害,对文明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历史上的西方文明,天主教大兴,代价却是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 而东方文明,释教在汉代东传成功,借着黄巾之乱和五胡乱华,开始散播到整个中原大地,在北魏时代,甚至成为主流。 代价却是中原王朝从此软弱无力,面对北方游牧文明失去战略优势,甚至有史为证。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释教这东西,一人信之则家破,一族信之则国亡,全都在历史书上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为了杜绝此等祸害,陆宇当然要未雨绸缪,因此直接大声反驳马日磾:“太常大人,宗教之事,涉及百姓的信仰与思想,若不加以管束,难道又要重蹈覆辙,再来一次黄巾之乱吗?” 道家原本只是一种思想流派,并非宗教。 可就是因为官府放任不管,才让张角等人不断坐大,将原本散乱的信徒,转变成为组织严密,目标明确的宗教势力,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足以动摇帝国政权的叛乱。 因此陆宇挑破此事,朝堂上的群臣顿时一个个脸色尴尬,开始装死。 就连刚才出言反对的马日磾,也不敢再胡乱说话了。 第(2/3)页